高考狀元壹般指中國大陸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高考成績第壹名。根據高考成績是否計分,分為“裸狀元”和“加狀元”。按照高考分為“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還有“復讀冠軍”。
長期以來,高考狀元作為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以其獨特的商業價值和教育影響力,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關註。
1977年9月,中國人民和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中斷了10年的全國高考,采取統壹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從此,高考狀元的稱號就出現了。
2065438+2009年5月6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指出,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加強對中學高考標語的管理,堅決杜絕任何炒作高考的行為。2021年2月8日,教育部禁止以任何形式公布高考狀元。
教育部於2021年6月23日發布通知,同時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或個人開展誌願咨詢活動的監管。嚴禁相關媒體、培訓機構、中學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信息。
同時,對炒作“高考狀元”的媒體,無論是發布者還是轉載者,也要依法追究其違法責任,督促其反思自身行為。另外,不管是培訓機構還是高校招生部門,誰泄露了“高考狀元”的信息,誰就要為此承擔責任。
作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第壹名,狀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無與倫比,必然是中國高校爭奪的最佳生源。
壹所大學能否在高考中拔得頭籌,反映了壹所大學在最優秀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反映了壹所大學的社會聲譽和核心競爭力,關系到壹所大學是不是中國壹流大學,是不是中國壹流大學。
國家政策傾斜、經濟形勢變化、辦學聲望、地域優勢、專業選擇優先、狀元獎學金額度、高考誌願填報方式是影響全國高考狀元選擇高校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