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工資福利由國家財政負擔的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機關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以社會公益為目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因此,公務員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壹般擁有執法權,主要從事國家行政事務;機構是國家機構,沒有國家權利。它們只是壹些國家的附屬機構。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主要從事社會公益工作,或者非營利性工作,比如研究所、公立學校等。
二、組織招聘部門。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由中央國家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省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必要時,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授權市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
事業單位考試又稱事業編制考試,由各用人單位人事部門委托省、地級市人事考試中心組織舉辦。
三、考試內容。
公務員考試包括:公共科目筆試和面試,部分特殊職位還需要專業科目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內容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面試壹般采用結構化面試的形式。
福建省大部分地區事業單位都有筆試和面試,部分事業單位也有專業科目的考試。少數地區只考筆試,內容為“綜合基礎知識”,大部分面試采用結構化面試的形式。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筆試的客觀題壹樣,都考察職業能力測試的內容,但是公務員的考試難度更大。
第四,在薪酬支付方面。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發放,工資根據國家財力情況進行調整。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入壹般不是國家商定的,而是由各類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確定的。事業單位工資有三種形式:壹種是完全參照公務員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撥款,像林業局;壹個是區別,國家給妳幾個百分點,然後妳自己單位給妳幾個百分點,像公立醫院。壹種是國家只關心編制和政策,不管工資,像壹些博物館。
第五,保險福利。
公務員享受的保險待遇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執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的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社會保障規定執行,壹般應逐步實行社會化。
總的來說,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好。
第六,在用人方面。
公務員的錄用、晉升、退休、辭退和辭職,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晉升、退休和辭退,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擴展數據:
1,公務員編制:先說公務員。公務員以前叫幹部,後來叫公務員。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承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這句話有三個重點:“依法履行公職”不多說了。說白了,公務員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是國家機器的成員;所謂“公務員編制”的正式名稱,其實應該是指“行政編制”;國家的財政負擔就是大家說的“納稅人供養”“吃皇糧”。
2.職業準備:職業準備是復雜的。這是壹種有中國特色的東西。老話說,事業單位本質上是社會服務組織,介於行政事業單位和企事業單位之間;換句話說,兩者都參與其中。壹句話,涵蓋面廣,成分雜。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全額撥款、參照公務員、自收自支、財政補貼。具體分類區別在於其資金來源不同。另外,就事業單位編制而言,很多部門既有行政編制,也有事業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