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策微調
彈性共存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2月份各地樓市政策發現,多地政策調整有松有緊,總體基調仍為“穩”。
政策寬松的城市中,海口、Xi、南京、常州、深圳等城市降低人才落戶門檻,海口出臺引進人才住房保障細則,最高補貼6萬/年;南京積分落戶將有所調整。每1平方米房產加1分,最高90分。合肥、南京、青島等城市下調房貸利率浮動幅度;安徽阜陽取消土地出讓條件中的限價,房企可自行調整項目價格;北京取消企業間非住宅買賣合同網上簽約要求。
與此同時,多區域政策持續偏緊。其中,上海表示,今年要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目標,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決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努力穩定市場、穩定房價、穩定預期;深圳指出,要做好穩房價、穩租金、穩預期工作;南京回應“房價已超限價”,表示將繼續貫徹中央關於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重要決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重點城市成交
價格漲幅回落。
盡管政策總體穩定,但受春節假期影響,樓市整體成交大幅下滑,甚至重點城市成交減半,成交價格漲幅持續回落。
柯睿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29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960萬平方米,環比大幅下降53%,同比2018下降28%。其中,壹線城市成交量為89萬平方米,環比下跌57%,同比上漲12%。二三線城市整體成交面積環比下降53%,同比下降31%,大部分城市成交依然下降。
從價格來看,價格漲幅也持續收窄。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472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0%,漲幅比6月份回落0.12個百分點。與65438+10月相比,2月份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減少了10個,其中漲幅超過1%的城市有9個,比65438+10月減少9個;2月份,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數量增加了8個。
個體市場升溫
很難改變整體下滑的趨勢。
雖然春節後個別城市出現個別項目漲價、千人看房等“異常變化”跡象,但業內人士認為,個別城市的小反彈不會演變成大反彈,難以改變整體市場向下調整的大趨勢。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調整比較充分或者降溫時間比較長的壹些城市主要是壹線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像廈、京這樣的城市會有春天的行情,而降溫比較晚的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會沒有行情。
柯睿研究中心也認為,前期需求和購買力透支導致的需求疲軟問題仍將持續壹段時間,難以改變整體市場向下調整的大趨勢,三四線城市也將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
中國指數研究院預測,未來壹段時間,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以“穩”為主。在“因城施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將根據市場運行的實際情況,穩步優化政策體系,房地產市場整體將繼續平穩運行,但各線城市將繼續分化。記者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