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香為人豪爽,堅韌堅強,冷面熱心,樂於助人。在她與張結婚後,為了夫妻生活的方便,我們劇團的老領導宋訓光把宋訓光調到了劉強劇團。1952年,淄博五音戲(藝名鮮櫻)著名演員鄧洪山先生應湘字號孟佳之邀來青演出,並與劇團進行交流互動。當時的五音戲只有鑼鼓伴奏,沒有弦樂器配音。李玉祥在我們團的困難中不惜工本,仍然拿出翟(二胡)、姜明山(京劇大鼓、京胡)、張曉風三位樂隊成員,去博山(淄博市)幫助五音戲社組建音樂伴奏。1959年,劇團在晉京報道演出後,在遼寧灣各大城市為當年曾前往關東看家鄉戲的山東老鄉們演出。戲班到了蓋平縣(今蓋縣),當地壹個皮影戲班想從幕後走到前臺,取名皮影戲班,求教組織經驗和舞臺表演技巧。李玉祥帶領劇團盡可能互相幫助,晚上演出,白天堅持把藝術傳播給影劇團。
當劇團初具規模時,考慮到下壹代接班人的正式培養,她意識到低水平的口頭教學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於是請來了四位京劇老師教唱、彈,還專門請來了武術老師郭先生,按照京劇團的程序教學生練跳。不到三年的時間,學員們的技術堪比地方京劇和武術,還能專門表演《尋關娘》和《白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