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3棟教學樓,48間標準教室。建築1,高標準理化實驗室8個,團隊活動室1個,圖書館2個(藏書58000冊),師生閱覽室2個;辦公樓1;3棟學生公寓樓;4棟員工宿舍樓;標準田徑1;高標準學生食堂1樓。學校擁有完備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包括2個計算機教室,16個多媒體教室,1個電子備課室,1個多媒體報告廳。教室配備了有線廣播系統。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軟件資源豐富,開通了互聯網和衛星遠程教育接收系統。教師擁有個人電腦,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已成為學校的特色之壹。2002年,學校被確定為臨朐縣首批“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試點學校”,2005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電化教學示範學校”。
學校秉承“壹流設施、壹流管理、壹流師資、壹流質量”的辦學理念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辦學宗旨;以教學為中心,以省級標準化學校標準規範辦學行為;把德育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倡導“尊重教育”的教學理念;強化校長負責制下的領導分工負責制,層層落實責任,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校鼓勵教師外出進修、函授或業務交流,通過導師制、四課制、集體教研制、班級評教制,把教與學做得很好。積極推廣“對半練法”和“學案紙”的使用,以及“推門聽課”,促進了教師課堂教研的積極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課堂效率。2000年以來,二中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256篇,獲獎140余項,87次被評為縣級以上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2003年,學校先後被山東省英語優化配置組列入“英語特色教育重點實驗學校”,被山東省“十五”重點課題組確定為“分層次探索創新”實驗基地。
2000年以來,二中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98項,省市級獎勵159項。高考,學校年年上新臺階。2001年,本科第壹榜有213人,郭剛理科總分全縣第壹;2002年,有313名本科生上榜,馬金義獲得全縣理科總分第壹名。2003年,本科407人上榜,李金鑫文科總分全縣第壹;2004年,522名本科生上榜,龔獲得全縣理科總分第壹名;2005年第壹次上榜的本科生有457人,大壹有322人上榜,創歷史新高。2006年本科547人,2010本科35人,2011本科42人。
建校50年來,學校共培養畢業生17,000余人,10,400余名畢業生升入專科,其中多名升入全國名牌大學,如清華大學2名,北京大學4名,復旦大學8名,中國人民大學16名。經過深造,很多人成為了社會各領域的中堅力量。其中有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原總後勤部副部長譚,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馮,建國後臨朐縣第壹位清華大學生、中國水利科學研究院教授,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北京市工程咨詢協會副會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沈等。有青島科技大學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劉光業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於教授、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慶余博士、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部副部長曲增國、北京啟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裁等眾多優秀人才。
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學校正在實現從外延型向內涵型、從公辦型向特色型的轉變。學校還被評為“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濰坊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濰坊市美化綠化先進單位”、“臨朐縣基層黨組織先進單位”、“高考先進單位”、“高中教學先進單位”、“教師培訓先進單位”等。
美麗的校園
現代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