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安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詐騙案件人均損失達24549元,網絡詐騙報案數達15505起。每起案件中,受騙人數從幾十人到上萬人不等,其中被查獲的只是冰山壹角。加上尚未查獲的案件造成的損失,大概可以算出,我國每年因詐騙造成的損失可達8萬。
根據餅狀圖可以看出,在所有年齡段中,18-22歲被騙最多,這個年齡段主要是大學生。大學生雖然有過壹些人生經歷,但初入社會,涉世未深,容易輕信他人。
今年8月,溫州大學大四學生陳某即將畢業,但他在大壹時有幾門課不及格。在網上沖浪時,他遇到了壹個自稱黑客的人,聲稱他可以侵入他的校園網,幫助陳某修改成績。陳某輕信了“黑客”的說法,先後給此人匯款2700元。在發現自己的成績沒有變化後,陳某聯系了黑客,但黑客已經逃跑了。
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詐騙手段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加強防範:
電信詐騙
詐騙分子會通過發短信的方式向妳說明銀行卡欠費和中獎情況。如果妳有任何問題,請通過電話與我們聯系。撥打對方留下的電話號碼,就會被對方壹步步誘導入陷阱,直到把自己銀行卡裏的資金轉到他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
多層次推銷
MLM組織經常以工作的名義誘騙求職者參加各種MLM組織。大學生作為網絡上的活躍群體,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審核不嚴等漏洞,在求職、交友、征婚等平臺發布虛假信息,被傳銷精準“上鉤”。大學生很容易掉入陷阱。
校園信貸
“校園貸”其實就是“高利貸”的翻版,通過簡單的手續欺騙學生上當受騙,從而獲利,使大學生壹步步墜入深淵。
勤工儉學詐騙
詐騙犯通常在鄰近的學校附近。將求職學生介紹給騙子自己設立的所謂“雇主”工作學習,“雇主”以假亂真雇傭他們,支付工資或以“保證金”抵消懲罰等。要求學生繳納壹定數額的“建檔費”、“工卡費”、“押金”、“保證金”,然後以工作達不到要求為由拒發工資。
知道了詐騙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形式可以積極防範?
1.在用錢的時候要確認對方的身份,最好是當面溝通,這樣可以降低被騙的可能性。
2.勤工儉學要慎重,遇到收押金的工作要慎重選擇。
3.網上交友要慎重,加好友要慎重選擇,網友要求借錢要多想。
4.不要泄露隱私,不要在壹些不正規的網站上用手機和身份證號註冊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總之,校園安全無小事,安全隱患可能隱藏在隱蔽的角落。對此,大家要樹立安全意識,采取安全措施,嚴密防範,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只有這樣,學校的安全工作才能做好,我們才能在壹個溫暖,和諧,安全的校園。
來看個關於網絡詐騙的小劇場吧!
Xi財經大學商學院
文案:新生工作部
南希曾古廟於波
排版:楊新宇
責任編輯:胡、、朱朱
審核:楊錦雲,,高。
商學院上元傳媒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