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舒博的職業觀有幾個特點:獨特性,每個人的職業發展都是獨特的;方向性,職業發展過程中人生各種事件的不斷演化方向;時間性,即職業發展在人的壹生中是連續的;空間性,即職業以職業的作用為主軸,也包括與工作相關的作用;現象性,即壹個職業只有在人們的主觀意識中尋找的時候才會存在,壹個職業只有在人們思考未來的時候才會“出現”;主動,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事業的塑造者。(以上是西方人的人生觀)
在中國,生命關乎生計、誌向和命運。中國人的人生觀有幾個特點:壹是把考試作為提高自我階級的手段,甚至把考試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其弊端是會讓社會和個人忽略除了考試之外的多元化職業選擇;第二,性別刻板印象非常明顯。“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角色,只能深深影響今天兩性的職業發展。比如,很多女性會感知到公司裏的“隱性天花板”將她們與更高的職位隔開;第三,服從權威,效法榜樣,重視習俗。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個人事業的成功往往是為了顯示家族的余德(孝敬祖先)。很多時候,為了維護家族威望,要求子女追隨父親的腳步,這讓很多家庭背景顯赫的年輕子女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職業方向。
職業咨詢(又稱生涯輔導)是以職業為目的,促進個人職業發展的專業咨詢。在這種咨詢中,往往結合不同心理學學科的方法和技術,幫助個體了解自我,了解環境,選擇合適的生活方式來提升個人幸福感,進而尋求社會福祉。
當代職業咨詢主要強調以下主題:
第壹,培養職業決策能力。面對不同的職業決策(比如選擇高中還是職校,選擇重點大學的底層專業還是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選擇考研還是就業),個人需要具備收集、過濾和利用相關信息的能力,幫助自己做出恰當的決策。職業咨詢可以幫助個人發展這些能力。
第二,發展自我概念。在這裏,自我概念是指壹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的認識的總和。壹個人越了解自己,就越能在面臨選擇時(無論是對於環境條件還是自身條件)做出最適應的決定。自我不僅是壹個人的課程(從出生到現在,自我的內涵是不斷變化的),也是職業決策的核心。
第三,註重生活方式、價值和休閑。在職業咨詢中,不僅要幫助求助者了解最適合的角色是什麽,還要讓求助者了解所選道路背後的壹些潛在價值,了解這個職業或角色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求助者是否喜歡(包括休閑)。
第四,強調選擇自由和責任。在職業咨詢中,咨詢師盡力提供不同的方案供委托人選擇,幫助委托人評估不同方案的利弊,幫助委托人提高對自身和環境的認識,使委托人在掌握足夠信息的情況下(無論是關於個人取向還是現實情境中的條件)做出受自己自由意誌支配的選擇(盡管現實中可能受到父母的影響)。
第五,註重個體差異。在職業咨詢中,借助各種測量工具或信息技術,當事人可以了解自己個人特征的優缺點,並做到最好。
第六,提高對變化情況的適應能力和反應能力。如今社會劇變,不可能只從事某個行業,自始至終扮演某個角色。所以個人需要有壹定的適應能力。職業咨詢的積極實踐在於防患於未然,幫助當事人在規劃職業生涯時,關註未來社會趨勢的信息,用未來的眼光指導當下的方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