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工作室領導王亞蘭就工作室2021的培訓進行了交流。王老師提到今年的工作主題是單元融資與整合研究;工作重點是聚焦課堂主陣地,推進整合實施;加強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個人科研素養;加強學科讀寫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工作措施:建立小組,利用好碎片化的學習時間,交流教研心得;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共享公共平臺資源;集中調研與分散調研相結合,線上線下交流相結合;專家培訓和課程討論相結合;搭建壹個整理輸出結果的平臺。20265438年3月至65438年2月,工作室的活動安排緊湊合理。同時,王老師強調教師要多讀書,提高自身素質。最後,她給大家推薦了壹些專業書籍。
接著,工作室負責人許文娟老師為老師們進行了基於“融合與融通”的高新初語教學與考試實踐的講座。她從輕松幽默的構詞法入手,說“融合”其實是壹種綜合的學習,是分析綜合的內在動力,是欣賞評價的基礎,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復合型人才的關鍵能力,是素養標準的課堂元素。然後徐老師說,用好統編教材離不開“整合”:編者意圖的整合、教材體系的整合、閱讀體系的整合、學習情境與學習活動各方面的整合。遷就是比融入更高的手段。知識與知識要融合,能力與能力要相通,現有的和新的核心價值觀要融合發展,這三點要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形成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才能實現通融。整合重在梳理學習,將知識、能力、核心價值觀進行整合,形成全面的核心素養。然後她講了“基於整合的單元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要有單元意識和課程意識,站在單元教學的課程高度,根據單元教學的價值取向擬定單元目標,然後根據目標進行整體規劃,使教學和自讀各司其職,進而整合單元所學的知識、能力和核心價值觀,形成素養。“單元整體教學”的定位是“整體”,設計的核心手段是“整合”,核心目標是“素養的獲得”。從而使教學體系更加科學有效,統壹教材使用更加合理。
最後,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展研究員、成都語文骨幹教師馮勝蘭老師以“單元整合與集成課程”為例,進行了“從問題到課題”的專題講座。活動開始前,馮老師在工作室成員中征集了老師們對“單元整合與住宿課程”的疑惑。她首先解答了老師們的疑惑,讓老師們對什麽是“單元整合與住宿課程”,為什麽要進行“單元整合與住宿課程”,怎麽做有了清晰的認識。然後她談到課題是指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問題”就是“課題”。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我們研究的出發點。中小學教師為什麽要做研究?壹是解決實際問題,二是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促進專業發展。做題目的第壹步是選擇題目,選擇壹個合適的問題進行研究。題目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同時,她也從知識、能力、學習情境、策略的角度,基於“單元整合”的理念,對我們的微項目選題給出了壹些建議。
在修遠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將上下起伏。以困惑促思考,以思考促行動,教學與單元融為壹體。我們壹直在路上,壹路收獲,壹路成長。我們相信,在專家的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工作室成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們的語言單元整合和教學的方向會更加明確,我們終將開辟出壹片漢語的新天地。
文:彭玉蘭
編輯:塗輝
審核:工作室宣傳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