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開發商自持物業比例上升
國家調控政策的相繼出臺,使得很多開發商加大了商業地產開發的份額,商業綜合體成為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最熱的詞匯。開發商加速開發商業地產的壹個明顯特征是,自持物業的現象和比例開始增加。壹些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優勢商鋪,大部分都是開發商留下來自持,以租賃的方式提供給壹些連鎖超市和品牌旗艦店。
城北某商鋪街項目負責人表示:“部分投資者購買商鋪後,由於缺乏時間精力和渠道資源,不僅導致商鋪長期空置或低價出租,還容易引發惡性競爭,導致商業形態管理困難,商業布局混亂,經營陷入僵局。核心物業歸開發商所有,可以保證整個商業綜合體的品質和後續管理的壹致性。前期通過統壹招商、整合資源,提前規劃商業中心,使餐飲、購物等商業功能分布合理,更有利於帶動商業氛圍。此外,核心物業的自持對未來物業的增值也有積極作用,良好的運營可以帶動後期物業的大幅升值。”
陜西經典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朱琳表示:“xi安有40多個商業綜合體,每個商業綜合體基本上都有10%到30%的自持物業,萬達商業的自持部分相對來說是最成熟的。自持商業物業實際上是開發商向運營商的拓寬發展。開發商擁有的壹部分自持物業,可以規避風險,增強競爭力,引領市場發展,獲得長期盈利的資本,壹定程度上促進了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壹些面積大、金額高的店鋪以租代售,保證了商業綜合體在運營過程中的正常資金鏈。”‘租升業務’帶動了整個商圈的強勁人氣。"
購買商鋪的三大黃金法則:商業區地段的價格
對於投資者來說,開發商持有商業物業的比例越高,這個項目的發展前景和機會就越好,因為開發商會加大自己做項目的力度和成本,無論是在管理上還是物業服務上。在這種前提下,購房者應該如何選擇有“靠山”的商鋪?
朱琳建議:“首先,這取決於商業區。只有商圈繁榮,才能保證店鋪的人流量達到壹定的峰值。第二,看位置。如果買復合地產的商鋪,地段是考慮的重點;如果買商業綜合體的商鋪,綜合體的定位和規模很重要。比如購物廣場不適合賣零件,家居廣場不能搞教育咨詢。最後是價格。只要購買的商鋪單價是周邊住宅項目的3到6倍,就是合理的,可以增值的;如果是租來的店鋪,10到12的總租金可以抵消租來店鋪的總銷售價格,是性價比最高、最有價值的投資方式。”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6-08。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