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大慶的平均房價?
近期我市主要媒體刊登了大量房價報道和數據。有報道稱“由於過度開發,市場形勢供大於求,房價下跌”;有報道稱“今年6月我市房屋交易價格比9月上漲10.4%”。這種自相矛盾的報道,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能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城市的房價怎麽了?是漲還是跌?面對這種情況,為了找出結果,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專業”的分析。比如媒體引用壹些“同比”、“環比”、“增速下滑”、“環比”等概念,就像糖衣炮彈給人造成了壹種錯覺。另外,目前所謂的“房價”是指均價。“均價最不可信,但最實際”是指價格漲幅的下降或環比的下降並不壹定意味著價格價值的下降。經過“專業”的分析,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的靜下心來,認真分析當前的市場環境、房地產新聞、政策,關註身邊樓盤的銷售價格,以及大慶經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不難看出,大慶房價未來不太可能下降。為什麽這麽說?我們先分析壹下市場在什麽條件下,房價會下跌?情況壹:區域開發量遠超需求導致的降價;當壹個地區的開發量遠遠超過需求時,壹些開發商可能會降價銷售,以降低風險,增強產品的競爭力。目前,我市房地產的現狀是開發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和我市最新的城市發展規劃有很大關系。未來我市發展將東移北進——以東城五湖新區為重點;與此同時,為了確保石油和化工地區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企業正在逐步將工人轉移到安全距離的新城區。眾所周知,周年油田是國家特大型企業,員工數十萬,化工、礦區工人總數至少40萬。如果這些人中有壹半遷出工作區,以我市平均居住面積34.65平方米計算,至少需要680萬平方米的開發才能容納石油行業壹半的工人。2006年6月,我市新開發總量約350萬平方米,即使加上去年的盈余,也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目前我市房地產開發量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未來房價下跌的可能性很小。情況二:區域房價與人均收入的價差非常懸殊,存在非常大的泡沫成分導致價格下調;據市統計局統計,今年前9個月,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萬元,人均收入在560元以上,高於去年全年。前9個月人均工資達到18870元(2100元/月),比去年同期多2007元。這個收入水平可以排到全國前五的城市。以此數據為基礎,我們對比大慶商品房均價和大慶人均收入(註:2006年6月大慶商品房均價為2812元),兩者之比為1.33: 1。單純看這個數值可能不算什麽,但如果和國內壹些發達城市相比,大慶的住房指數比,意味著大慶人的生活很“幸福”。為什麽?以北京和上海為例,北京人均收入水平略高於大慶,但目前北京五環內商品房均價為9800元/平方米,北京住房指數比為4.45: 1,上海為4.22:1,國內其他壹些發達城市住房指數均超過3: 1,以此類推。眾所周知,大慶人從來不缺房子住,只缺“環境優美、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房地產項目。現在超過壹半的大慶人擁有兩套以上的房子,這將使超過壹半的大慶人成為“百萬富翁”。反正大慶有自己的特色和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國內發達城市的住房指數來發展房地產。個人認為國際住宅與規劃聯盟的健康評價標準和大慶市未來發展規劃是大慶未來房價走勢的指南針。國際住房與規劃聯合會認為,商品房均價與壹個城市人均收入的比值約為2.5: 1。這個價值既能滿足人民安居樂業,又能為城市的發展建設提供良好的動力,即周年慶的商品房價格未來很可能買到5250元/平方米。所以從大慶目前的房價指數來看,目前大慶房價存在泡沫成分,未來大慶房價只有上漲空間,不太可能下跌。情況三:區域經濟衰退,呈現負增長,價格下調;近年來,大慶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全市GDP年均增長9%以上。同期,大慶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額也呈持續上升趨勢,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額占城市GDP的比重壹直呈上升趨勢。房地產業和能源業是推動大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是大慶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壹。由此可見,大慶市房價空間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環環相扣、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