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陸慕鎮被命名為陸墓,因為唐代宰相的墓地就在這個鎮上。唐朝以後,元和堂兩側的房屋增多,逐漸形成市場。常州縣明清時為鎮,民國時為吳縣第六區公所,建國初期為陸慕區政府。陸墓鄉設1956,公社改1958,鄉改1983,鄉設1985。1993更名為陸慕鎮。1996,面積31.7平方公裏,人口3.8萬,轄樓北、胡曉、曹莊、李池、敬亭、敬亭、黎塘、毛靜、徐莊、夏薇、日邑、古鄉、嶺邦、虞城、韓村、張華、溫嶺、禦窯。
李口鎮原設李口鄉1957,改公社1958,改鄉1983,改鎮1993。1996,面積33.7平方公裏,人口3.2萬,轄姚巷、朱莊、麗霞、蠡口、唐家、朱巷、采蓮、嶺前、鄧雲、黃泥浜、常樓、薛楠、太平、西公田、朱涇、大灣、西公田。
元和因唐太宗元年、三年而得名。據《蘇州府誌》記載:“元和三年,蘇儷,蘇州刺史,邀高涵開浙西常熟池。自州北祁門抵常熟,長九十裏,因名元和堂而改名雲和。”元和堂貫穿陸慕、李口鎮。2002年初,隨著蘇州新世紀社會經濟的飛躍,經規劃批準,蘇州相城區陸慕、蠡口兩個原鎮合並為“元和鎮”。“元和”既有萬物之始的含義,也有官民和諧的意思。
元和,自古富饒,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元和人繁衍生息的元和堂,西接太湖,東臨陽澄湖,物產豐富。風景迷人。每到落葉時節,前來品嘗陽澄湖清水大閘蟹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成為江南元和壹道獨特的風景。元和地處長三角的掌上,交通和區域輻射越來越明顯。京滬鐵路、國道312、滬寧高速貫穿東西,蘇嘉杭高速、京杭大運河、省道205、宿豫至張藝高速、蘇州繞城高速貫穿南北,蘇州古城主幹道人民路、林頓路、廣濟路經元和向北延伸。規劃中的京滬高鐵新蘇州站就在元和,規劃中的“滬寧杭城際列車”軌道交通項目、城市地鐵2、4號線也經過元和,將進壹步提升元和的交通優勢。預計2012竣工的地鐵2號線將北接京滬高鐵蘇州站,率先打造相城區與蘇州古城之間的綠色通道。街道正努力按照“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態休閑人居城市”的建設目標,高標準、高質量地規劃建設中心城區。截止2015年4月,全街道面積44.36平方公裏,下轄28個社區。樓北社區仲景社區胡琴社區淩浜社區余姚社區玉城社區瑤鄉社區唐家社區朱巷社區楊沫社區建苑社區古巷社區華苑社區日怡社區豫園家園社區晨曦新苑社區康橋花園會所綠色時光社區清源家園社區華辰嘉園社區元和之春社區豐匯園社區雲水花都社區福園壹社區香城花園會所依雲水岸社區安苑嘉園社區水陽華城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