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壹級演員,是揚州楊劇團的花旦大師之壹。1988年8月至今在揚州楊劇團工作。現為揚州市政協委員、民進黨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市戲劇家協會、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藝術委員會委員。
從1988開始,他演了30多部戲的主要角色。《蓮花燈》裏的聖母,愛情故事裏的公主,《梁祝》裏的,布嫂裏的毛,王寶釧裏的,帕米爾裏的顏屋,《紅樓夢》裏的賈寶玉,《好人高漫任林》裏的方回,《好人高仁林》裏的方回。《三拜》中的馬嬋娟,《趙五娘》中的趙五娘,《玉女蜻蜓》中的王之珍,《孟麗君》中的孟麗君,《十金扇》中的康月娥,《五女生日》中的楊三春,《挑簾》中的潘金蓮等等。
自2000年以來,先後出版了《梁祝》、《紅樓夢》、《朱夫人》、《史可法》、《血冤》、《玉女蜻蜓》、《孟麗君》、《三拜堂》、《趙舞娘》、《五個過生日的女人》、《十個戴金的扇子》、《帕米爾的兒子》、《帕米爾的兒子》。出版個人專輯《揚州美人》。
從演繹倫理到回歸人性,關於振興揚劇,深入挖掘人物內心情感,表演人物塑造角色的壹些思考,在《中國戲劇戲劇月刊》發表。
多次參加市政府重大招待演出,曾表演過五個女人過生日的片段。2008年5月隨市政府代表團赴日本奈良交流演出百年會館挑女婿片段。多年來壹直工作在演出壹線,長期堅持為農村和基層觀眾演出,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多年堅持在社區福利院演出。
獲得榮譽:
1999年在楊話劇《布嫂》中飾演毛,獲第三屆江蘇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2002年,在揚劇《史可法》中飾演師母壹角,獲第三屆江蘇省揚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2年在揚劇《好任林》中飾演方慧,獲第三屆揚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2年,她在揚劇《朱夫人》中飾演韋伯斯特,並獲得第三屆揚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4年楊話劇《史可法》中飾演師母壹角,獲第四屆江蘇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2007年8月,在揚劇《琵琶記》中飾演趙五娘,獲第三屆江蘇省紅梅獎戲曲大賽專業組金獎。
2007年,潘金蓮出演楊戲《挑簾》,獲江蘇省民營劇團首屆國劇表演金獎,排名第壹。
2007年,在揚劇《趙五娘》中飾演趙五娘,獲首屆揚州新劇優秀表演獎。他在業余時間加入了秦望藝術團,並主演了許多戲劇。
十年來,他長期在農村基層演出。2005年被中共宣傳部、文化部授予“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