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有異於常人的素質和修養。之所以叫他們老師,是因為他們必須有超越別人的能力。比如語言表達能力、思想道德能力、專業知識能力等必須符合相應的教學規範。
大家都覺得當老師能力不壹樣,意識先進,抗壓能力先進。現在的孩子更加個性化,認知能力比以前先進,自由要求高。另外,大部分家長比較嬌慣,所以老師沒有特別的能力處理孩子和家長的關系,面對自己的工作也是相當有壓力的。
當老師難,做好老師更難。壹個好的老師除了每天工作,還要花很多時間學習充電,否則很容易被知識淘汰。
在我國當老師,要面對體制和機制帶來的壓力。除了工作能力的考核,還要參與教師資格等級評定等行政事務。
很多大學老師都表示,學校裏行政系統的壓力更大,內部激烈的考核機制牽扯到很多人為因素,不那麽公平公正。
小學、幼兒園教師主要面對家長,家長的評價態度決定了教師能否快速成長。所以做小學老師壹定要鏈接孩子和家長的溝通能力,主動和他們互動是減輕壓力的秘密武器。
中學的老師相對輕松,壓力在於如何處理叛逆的孩子和好動不愛學習的孩子的溝通和說服技巧。需要與學生和家長互動,多關註孩子的學習變化,學校生活瑣事等問題及時向家長反映。但是到了中學階段,基本上都是很懂事的孩子了,除了少數現象,不會為難老師。
總之,當老師不容易,當好老師更難。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學習、管理、溝通、互動等能力同樣不可或缺,所以當好老師肯定會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