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鎮江金山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想要具體的發展歷史。四問!謝謝妳

鎮江金山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想要具體的發展歷史。四問!謝謝妳

鎮江金山

金山位於鎮江西北部,海拔43.7米,面積41.6公頃。金山因其幽靜的景色和自然的形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旅遊勝地之壹。古金山原是屹立在長江中遊的壹座孤島,被譽為“江心壹朵美麗的芙蓉”。唐代胡璋形容為“樹影中見,兩邊鐘聲聞”;北宋沈括贊曰:“塔兩岸水連,天映江南北鏡。”直到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這座“千年江心殿”才開始與南岸的陸地連接起來,水景變成了陸地景區。

金山有很多名勝古跡,隨處可見。精致美麗的慈壽塔矗立在金山西北的山頂,高達30米,與整個金山寺恰到好處,仿佛把山擡高了。磚木結構的塔樓上下貫通,每層八面都有走廊和欄桿,八面通風,四面都是風景。宋代王安石曰:“數層枕稱,四壁窗朝風。突然,我看到地上有鳥在飛,我在半空中驚呆了。”再比如冷倉臺、妙高臺、觀音閣、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龍洞等名勝古跡都是在山坡上鉆巖而建,其構思巧妙,讓人贊嘆建造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藝術。

天下第壹泉,又名鐘靈泉、南嶺泉,在金山以西壹裏處。它在唐代就聞名於世了。第壹泉原與金山在河中央,清鹹豐、同治年間隨金山登陸。據記載,過去泉在河中,河從西來,被石步山、孤山阻隔。水勢曲折,分作三支(寒即水彎,三支即南支、中支、北支),泉正好在中間壹個水彎之下,故名。因地處金山西南,故又稱“南嶺泉”。

鐘靈泉上岸後壹度丟失,但在清同治八年被薛樹昌等人發現。於是命石匠在泉四角做壹池石頭,沈秉誠在長鎮通海路觀察。同治十年春,寫碑建亭。光緒年間,鎮江知府王仁堪在水池四周築起石欄,並在水池旁建有亭子。並擴建土地40畝,開塘種蓮子,築土堤種萬株楊柳,抵禦河水沖擊,十分美觀。在方池南面的石壁上,有王仁堪題寫的“天下第壹泉”五個大字。蓋樓在水池旁邊建了壹個亭子。在水池的南面,有壹個八角形的雙柱亭,直徑七米,非常寬敞。它被命名為“劍亭”,意思是以水為鏡,以泉為鏡。亭內有石桌、石凳供遊人休息,十分清涼雅致。赤北有壹棟兩層小樓,樓上樓下各有壹個茶館。環境幽靜,綠樹成蔭,景色優雅,是遊客品茶的最佳去處。樓下樓前墻左側有沈秉誠題寫的《鐘靈泉》石刻,右側有沈秉誠《鐘靈泉》和薛樹昌《鐘靈泉辯》石刻。

自唐代以來,鐘靈泉水壹直為人們所喜愛。唐代品茶專家陸玉品將靈泉之水列為天下第壹,後唐著名學者劉波將全國之水列為第七,長江之水列為第壹。自此,靈泉被譽為“天下第壹泉”。用這泉水泡茶,又甜又香。相傳有“杯不溢”之說:若將泉水貯存於杯中,即使高出杯口兩三分,水也不會溢出;把壹枚硬幣放在水面上,它不會沈下去。泉水綠如玉,濃如甘露,其醇盡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