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大資管浪潮下,各類金融機構數量的快速增加,加速了高級人才的頻繁流動。作為公募基金的核心人員,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的變動往往會對公司的整體運營產生較大影響。
公募基金高管加速流動。
4月13日,民生加基金發布公告稱,李將擔任公司總經理,自新任總經理任命之日起,董事長張煥南不再代行總經理職責;3月20日,寶盈基金發布公告稱,楊凱將擔任公司總經理,李文忠不再擔任總經理。此外,蜂巢基金、華潤元大基金、金鷹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均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更換總經理。
事實上,今年基金公司高管的密集變動,只是去年“換帥”潮的延續。據統計,2018年,有20家公募基金經理總經理離職,較往年大幅增加。
諾亞研究工場二級市場研究員儲誌鵬表示,壹般來說,基金公司“換帥”有幾個原因:壹是為了自身職業發展,比如想從事其他行業或者自己創業;其次,與股東或董事長在某些方面達不到* * *知情而選擇出走;最後因為完不成考核指標被迫離職。
業內人士分析,各類金融機構在資管浪潮中數量迅速增加,對高級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當旺盛,這也為公募基金高管跳槽後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從上述基金高管離職後的過往來看,大多仍活躍在券商、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其他公募基金和外資機構。
以去年離職的華夏基金前總經理唐曉東為例。離職後選擇加入廣發證券,擔任公司副總經理。4月17日,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宣布,唐曉東將出任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負責管理貝萊德在中國的長期業務發展戰略。此外,原太平基金總經理宋小龍加入華辰未來基金不到兩年即擔任總經理。
基金“換帥”影響不同。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是壹個高度依賴人才的智力密集型行業。作為管理層的核心,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的變動往往會對公司的整體運營產生很大的影響。
“對於治理框架完善、高管團隊優秀的大型基金公司來說,‘換帥’後可能會繼續按照既定路徑發展;而壹些中小公募基金公司更依賴高管的指揮,總經理的變更可能會對公司的產品布局、銷售風格、激勵機制甚至投研體系產生較大影響。”上海壹位基金分析師表示。
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如果新高管空降或對外招聘,往往會導致公司產品、策略、人員的大幅調整;如果是內部提拔的老手,熟悉公司運作,磨合起來相對容易。
從今年更換總經理的基金公司來看,部分新任高管來自公司內部提拔。例如,交銀施羅德新任總經理是該公司原副總經理謝偉。無獨有偶,蜂巢基金新任總經理陳詩勇於2018加入蜂巢基金,擔任常務副總經理,負責公司戰略規劃、業務拓展、產品創新等管理工作。此外,壹些公司選擇通過公開招聘來招聘人才。
儲誌鵬認為,基金公司核心管理層的變動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如果引入了有魄力、有清晰戰略定位的管理層,往往會給公司帶來新的變化,帶動整個公司最終實現有業績、有規模的雙升。但有時候管理層變動帶來的是頻繁變動,政策缺乏連續性,必然導致執行力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很難有所突破。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