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內蒙古周邊地區煤質及其分布

內蒙古周邊地區煤質及其分布

壹、內蒙古煤炭資源狀況

(壹)煤炭資源

內蒙古是中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壹,煤層面積大,分布範圍廣。全區118.3萬平方公裏,已探明含煤面積12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區總面積的10%。全區101個縣中,有67個縣儲存煤炭資源。全區累計探明儲量231765438+1億噸,占全國儲量的22%。探明儲量超過10億噸的煤田19個,探明儲量超過10億噸的煤田6個。其中,準格爾煤田儲量253億噸,錫林郭勒勝利煤田儲量265.438+0.4億噸,呼倫貝爾煤田儲量265.438+0.5億噸,東勝煤田儲量736億噸。目前,內蒙古共有煤礦1228處,其中國有重點煤礦67處,地方國有煤礦96處,鄉鎮集體煤礦1065處。形成了烏達、海勃灣、包頭、平莊、大雁、紮賚諾爾、霍林河、伊敏、準格爾、神東等10個國有重點煤炭生產礦區和勝利、白音華、寶日希勒、萬裏等4個國家重點建設礦區。

內蒙古煤炭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壹是資源分布廣,總量大;二是品種齊全,品質優良,以低變質煙煤和褐煤為主,低硫優質煤占總儲量的70%,低灰低硫煙煤占優質煤的60%;三是煤層埋藏淺,厚煤層多,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條件相對簡單,層位穩定,煤田大,易開采;第四,主要煤系富含生物源和伴生礦產資源,有利於其他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

(二)煤炭的生產和消費

“十五”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區內外能源市場需求旺盛,刺激了我區能源工業特別是煤炭工業的快速發展,煤炭產量快速增長。2005年,全區煤炭產量達到25607萬噸,比2004年增長20.60%,比2006年增長313.62%,不僅大大超過了自治區“十五”計劃9500萬噸的目標,而且超過了2013200年的年產量。2001至2005年五年間,內蒙古生產原煤8億噸,向區外出口煤炭4 . 55億噸,占總量的57%。內蒙古已成為中國的煤炭資源區、輸出區和出口區。到2005年底,火電裝機容量達到1996.69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070.02萬千瓦/小時,比2000年增長243.62%。

隨著全國能源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內大型能源企業紛紛投資我區能源項目,促進了我區煤炭行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推動了煤炭行業投資的快速增長。特別是煤電壹體化、煤化工等項目的實施,促進了煤炭產業向上下遊產業延伸,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