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源於:
壹:根據《潛夫論》和《風俗通義》,家住城、鄉、園、池,也是如此。郭是古都城外的守衛城墻。
第二:據《元和氏譜》記載,之弟郭叔被封於郭。或者“郭公”(古郭,郭字諧音)因為他以為是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寫大王的弟弟郭叔在西郭,在東郭。“郭”叫“郭”,音因被認為姓而變。郭,也就是郭。東郭於公元前765年被鄭滅於河南省蒙陽縣,西國又稱“城國”。在陜西省寶雞市東部,西周滅亡後,分支稱為“小果”,公元前687年被秦國吞並。郭健北部的都城,先後被商鞅(在河南省陜西省東南部)和河南省三門峽、陜西省平陸縣占領,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所滅。經過幾個地方,後代都是郭。
三:唐朝回紇定居中原後,改姓“郭”以取“”姓。
家庭名人
郭傑
字翁伯,漢代(今河南省濟源縣)人。任俠是壹個精瘦、節儉、勇敢的人,他經常以德報怨,慷慨地給予卻忽視了希望,所以人們與他競爭。如果朋友遇到困難或痛苦,他會親自幫他報仇;不要復仇者,就捐錢讓他們和平相處。他是武帝時被殺的。
郭璞(276 ~ 324)
字敬淳,河東文人。東晉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擅長中國古代詩詞賦,文采豐富。他還精通陰陽歷法中的五行占蔔,後來因占蔔對付王敦而被殺。他對《爾雅》、《山海經》、《方言》、《楚辭》等書籍進行了註釋。
郭子儀(697 ~ 781)
唐朝著名軍人,出生於化州(今陜西省華縣)。曾平安叛亂,並行回紇,藏族。官至太尉,中書令,時名為郭。因為郭子儀,世界被稱為郭汾陽。我經歷了玄宗、肅宗、岱宗和德宗四個朝代,已經20年了。在八十五歲時,他作為壹名忠誠的戰士死去。
地心分布
山西省太原市、陜西省華陰縣、陜西省大荔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