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表論文是壹個系統工程。
無論研究課題、研究設計、研究實施、數據收集分析、論文撰寫等壹系列問題,即使是壹篇成型的論文,從哪裏投、如何聯系編輯、如何修改也是壹件煞費苦心的事情。
2.每個過程都有被拒絕的可能。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妳以期刊雜誌為目標,妳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妳的目標。
就計算機領域而言,假設妳做了壹項研究,完成了壹篇論文,想要發表,需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妳能為哪些期刊/會議投稿?
②.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期刊?
知道自己可以選擇什麽是第壹步,所以有壹個計算機領域的期刊/會議目錄是非常有幫助的。
中國計算機聯合會將按照專業領域和期刊/會議等級(分為A、B、C三類)對部分計算機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進行梳理(中國計算機聯合會推薦的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目錄)。
2015版目錄I * *提供以下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計算機體系結構/並行與分布式計算/存儲系統、計算機網絡、網絡與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系統軟件/編程語言、數據庫/數據挖掘/內容檢索、計算機科學理論、計算機圖形與多媒體、人工智能、人機交互與普適計算、交叉。
目錄中的每壹項都會說明會議的簡稱、整個會議、出版社和網站。
在國內,* * *整理了128國內計算機期刊(國內計算機期刊目錄),包括期刊水平、發表速度、審稿速度、投稿要求、主辦單位等信息,幫助您了解:
1.計算機領域有哪些期刊可以投稿?
2.核心期刊有哪些?
3.這些期刊主要接受什麽類型的論文?
4.這些期刊的投稿要求是什麽?
5.期刊的審核速度如何?妳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職稱選擇嗎?
基本上投稿需要的介紹資料都在這裏了。投稿的老師可以根據這個目錄,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期刊信息進行選擇,省去了去期刊網站壹條壹條看資料的麻煩。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期刊?
這裏主要是關於期刊的投遞。
如果把稿子發到不合適的期刊,會有幾個負面影響,主要是以下三個:
(1)退稿:這是大概率事件,內容不適合本刊。退稿後要繼續尋找其他期刊,這樣會耽誤稿件幾周或幾個月的發表,耽誤原工作計劃。
(2)同行評議不公平:由於編輯和審稿人對作者的研究領域認識模糊,可能導致稿件的同行評議不佳或不公平。
(3)同行關註少:被埋沒在少有同行關註的期刊中,無法達到與同行交流的目的,也很難被他人引用。
所以在選擇投稿期刊的過程中,要把自己的需求條件和期刊匹配起來,選擇合適的期刊。
篩選時,壹般需要確定以下問題:
1.論文題目是否在期刊規定的範圍內?
投稿前閱讀“投稿要求”或“作者須知”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些信息可以幫助妳判斷期刊的領域是否與妳的論文兼容。同時,這些信息往往包括論文的格式和交付方式。
2.期刊水平如何?
學校對評職稱的論文有等級要求,有的看引用指標(復合影響因子和綜合影響因子);有的看是不是核心期刊,CSCD核心還是北大核心;壹些選擇標準是該期刊是否是國家核心期刊/省級核心期刊等。
3.期刊的審稿時間是什麽時候?
如果復習速度慢,超過了職稱評選的時限,那妳就要慎重考慮了。
4.其他因素也要考慮。
還有壹些其他因素要考慮,比如頁面費。壹般來說,投稿期刊的選擇也是需要綜合考慮的事情。如果不確定,可以咨詢比較有經驗的領導,學生可以咨詢自己的導師。他們的經驗會幫妳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