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都勵誌:交大學子向往的“道”是永遠追求真理,探索科學奧秘,在藝術的花園裏施展才華,大力拓展產業,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果恒心:學校的校訓旨在培養學生意誌堅定、言行壹致的品德,包括敢於改革創新、敢於奮鬥、敢於做事、克服困難、不怕曲折、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進取精神。
忠恕:忠恕以己之態度待人,是“仁”的具體運用。忠恕作為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之壹。
如果從時間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1933的校訓是以教導“如何做人”為基礎,1937的校訓繼承了1933的校訓,提出了“如何做人”。用即將出版的校歌來詮釋校訓,要求作為壹名交大學生,要始終做到謙虛勤奮、忠誠老實、勇敢堅毅、寬厚仁愛、心理健康,掌握與人相處的藝術。做事要常“學”,追求“真理之花”和“靈魂之泉”,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通過積累“實學”來“修國本”;要以“振興民族”、“做世界之光”的崇高目標“激勵”,既有世界眼光和國際意識,又能明辨是非,保護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維護民族自尊自信;要以“為青年人樹立好榜樣”、“鼓舞他人”、“英俊瀟灑、管理四方”為理念,在科學、藝術、工業等領域,以勤奮、努力、巧奪天工的優異成績,盡心盡力。
細微的滴水穿石。交通大學的校訓曾經教育和熏陶了老壹輩的交通大學人,他們中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物,表明它作為交通大學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已經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當前,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壹個重大課題。我校決定繼承和發揚老交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優良傳統,重新發布校訓1937,這是尊重歷史、繼往開來的表現。
《校訓》言簡意賅,朗朗上口,蘊含著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品格和高尚道德情操。如果與“愛國守法、禮貌誠信、團結友善、勤奮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相結合,賦予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有助於營造先進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人格。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校訓、校歌的激勵和熏陶下,交大新壹代學子必將為民族復興和世界文明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