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時候這個世界把劍變成了犁?這個問題大家問了很多,但是誰能給出這個答案呢?有句話叫“我們不怕戰爭,但我們反對戰爭”!的確,無論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壹個城市,都不怕戰爭,因為我們有偉大的團結精神,無論妳的力量有多強大,都比最後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壹個城市強。
但是我們反對戰爭。在聯合國總部前,“鑄劍成犁”的雕像已經矗立了四十多年。然而,和平的鐘聲並沒有為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們敲響。戰爭和死亡仍不時踐踏著周圍的公裏和正義。世界上沒有人想要戰爭。戰爭是殘酷的,可怕的,悲慘的。
壹旦戰爭爆發,人們認為許多人會失去家園、親人和生命。軍人對總統來說不算什麽,但對母親來說,就是她的壹切。壹場戰爭的到來,並不意味著它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幸福,但這多半是壹個殘酷的事實。
九千年來,科技不斷進步,戰爭不減。為什麽人類不能和平相處?無論是世界大戰還是反恐戰爭。說到底,只是個“利”。中國幅員遼闊,曾被日本人侵略,但今天日本人公開說是為了自衛:伊拉克國內有很多石油,石油是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
為了得到大量的石油,美國人攻打伊拉克,還大言不慚地說是為了打擊恐怖組織。這些“強盜”的理由是多麽冠冕堂皇,多麽可笑!“政府有時候會當強盜,但人民永遠不會當強盜”是法國作家雨果寫給英法聯軍壹位將軍的壹句話。
沒有人希望看到戰爭爆發。人們渴望和平的鐘聲早日敲響,希望這個世界早日沒有戰爭!這個世界什麽時候才能變劍為犁?什麽時候劍會變成犁?也就是說,全世界什麽時候才能真正實現戰爭的消滅和永久和平的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壹片和平景象。人們從戰爭的苦難中進入和平時期,深感和平來之不易。全世界的人都深切希望將來不再有戰爭。因此,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第壹次會議於1949年4月20日開幕,並於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時舉行。
1949年4月20日,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第壹次會議開幕:戰後第二次冷戰興起,威脅居民的和平生活。壹些國際組織和知名人士倡議召開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反對侵略和戰爭政策,要求無條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第壹屆大會於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時舉行,1949。來自72個國家的20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大會通過了《保衛和平世界大會宣言》、《致世界人民的信》等10多份文件,並選舉了其常務委員會。
1952 65438+2月,為了祝賀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法國著名畫家畢加索贈送了壹幅新作——和平鴿。它給了我們壹個新的象征,標誌著全世界人民爭取和平的鬥爭達到了壹個更高的階段。這是畢加索畫的第三只和平鴿。
第壹幅是1949年4月,第壹次世界和平大會召開時,他畫了壹只安靜的鴿子,表現了熱愛和平的人們樸素而又凝重的意誌。第二幅畫是在1950年9月,他為第二次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畫了壹只鴿子。這是飛遍世界的和平鴿。它沒有靜靜地停在那裏,而是展開翅膀飛了起來。
1952年2月再次召開世界人民和平大會時,畢加索贈送了第三只和平鴿。為紀念第壹次世界和平會議,蘇聯雕塑家葉夫根尼·武切蒂奇創作了壹尊“鑄劍為犁”的銅像。雕塑中,年輕人壹手拿著錘子,壹手拿著要鑄成犁的劍,象征著人類要求消滅戰爭,把毀滅人類的武器變成造福全人類的創造性工具。
這座銅像於1959年由當時的蘇聯政府贈送給聯合國作為永久紀念,至今仍安放在聯合國花園裏,並用其他國家贈送給聯合國的雕塑裝飾著聯合國大樓前的廣場花園。此外,中國還有“鑄劍為犁”這個成語,把武器融化制成農具。
可以參考《孔子家言想》(偽書):“鑄劍慣為農具,原田放牛馬,無離家之念,千歲無爭。“(烏托邦)圖為雕塑《鑄劍為犁》,1959年由當時的蘇聯贈送給聯合國。這座雕像是蘇聯雕塑家葉夫根尼·武切蒂奇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