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威嚴,好好學習,好好旅遊。
“誠實而宏偉”原本是中央大學的校訓,是羅嘉倫提出來的。《勸學旅行》選自中國古代先賢名句:“勸學”壹詞見於宋真宗的壹首題為《勸學》的詩中,鼓勵人們努力學習;“敦行”見於《禮記·曲禮》:“有識而退讓者,君子也。”
二、南開大學:
允許公平每天都在變化。
《日新月異》,禮大課本:“湯之碟曰:‘新則新之,復新之。’這是古代賢明的國王商湯的座右銘。只有從動態的角度倡導主動、不斷創新和變革,才能不斷進步。
三、中山大學:
學識淵博的審問,縝密的思考,明辨是非,堅忍不拔
從中庸來說,意思很簡單,就是廣泛研究,仔細詢問,仔細思考,區分清楚,堅決執行。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自創辦中山大學,並親筆書寫了這句校訓。
四、廈門大學:
自我完善止於完美。
“自強不息”是陳嘉庚先生在創辦學校時提出的,而且還是出自《易經》“君子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是廈大校長林文慶在私人時期確立的校訓。
“止於至善”出自《禮記·大學》之書:“大學之道,在於顯德、親民、止於至善”,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人格理想,蘊含著人生對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與實踐。
動詞 (verb的縮寫)中國政法大學:
誠實、道德、清晰、尊嚴和正義。
“後羿”出自《易經》;“明法”取自《管子·明法》,確立法治觀念,依法治國。“吳歌”出自《禮記·大學》“知在吳歌”,意為實事求是、求真務實。
“為公”來源於《禮記》、《李雲》中的“大道之行也為公”,也來源於《管子·形勢解》中的“風雨為公無私,行為無常”,意為大公無私,公平正義,具有親民為公的社會責任感。
6.北京郵電大學:
侯薛奉獻音樂團
“高德”和“博學”分別出自《周易》和《禮記·中庸》。“尊樂群”的後半句出自《禮記》:“壹年靠辨經錄,三年靠尊樂群。”意思是在事業上兢兢業業,和朋友相處融洽。
百度百科-南京大學
百度百科-南開大學
百度百科-中山大學
百度百科-廈門大學
百度百科-中國政法大學
百度百科-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