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細胞病毒,簡稱CMV。由於感染的細胞腫脹,有巨大的核包涵體,故又稱為細胞包涵體病毒。它屬於皰疹病毒。現在讓我們和邊肖壹起了解更多關於這種病毒的信息吧!
巨細胞病毒分布廣泛,可感染其他動物,引起多種系統感染,主要是生殖和泌尿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肝臟疾病,從輕度無癥狀感染到嚴重缺陷或死亡。
巨細胞病毒具有典型的皰疹病毒形式,其DNA結構與HSV相似,但比HSV大5%。該病毒對宿主或培養細胞具有高度的物種特異性,人巨細胞病毒(HCMV)只能感染人並在人成纖維細胞中增殖。
病毒在細胞培養中增殖緩慢,復制周期長。第壹次分離培養需要30 ~ 40天出現細胞病變,表現為細胞腫脹變圓,細胞核增大,出現大的嗜酸性包涵體,細胞核內有暈輪環繞。
巨細胞病毒是壹種細胞內感染,盡管血液中有抗體。也無法避免這種病毒在細胞中的持續存在,因此巨細胞病毒在初次感染後很難被宿主徹底清除。
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癥狀
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癥狀因感染途徑不同而不同。無論哪種方式,其危害性都不容忽視。現在我們來看看不同感染途徑的癥狀。
20%的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在出生時沒有癥狀,但其中壹些在出生後不久出現嗜睡、呼吸困難和驚厥,並在數天或數周內死亡。
圍產期感染的嬰兒絕大多數沒有癥狀,只有少數在出生後第三個月出現間歇性發熱、肺炎和單核細胞增多癥。其他癥狀包括意識運動障礙、精神發育遲滯、肝脾腫大、耳聾和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成人巨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癥較兒童多見,主要表現為發熱和乏力。1-2周發熱後,血中淋巴細胞絕對值升高,有異常改變,脾腫大,淋巴結炎。
輸血引起的巨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癥通常在輸血後3-4周發病,其癥狀與普通巨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癥相同,偶爾可出現間質性肺炎、肝炎、腦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癥。
巨細胞病毒感染幾乎都發生在腎移植患者術後2個月內,50%-60%無癥狀,40%-50%表現為自限性非特異性綜合征。
幾乎所有的艾滋病患者都有巨細胞病毒感染和廣泛的內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