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詢。通常采取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激發罪犯對自己罪行的認識,培養他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應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
2)犯罪心理治療。運用心理學、行為學、精神病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技術,削弱和消除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使其擺脫犯罪心理結構和不良行為習慣。它在罪犯心理矯治中占據核心地位,貫穿於整個矯治過程。監獄中使用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行為治療、現實治療、環境治療和互動分析。
3)教育計劃。對罪犯進行有計劃的文化教育和其他層次的教育,幫助他們提高文化水平。
4)配偶探視。讓服刑人員的配偶到監獄探視,探視期間允許他們住在壹起,以減輕服刑人員的心理壓力,增進夫妻感情,減輕服刑的痛苦。
5)職業培訓。目的是幫助罪犯發展職業技能,使他們出獄後容易找到工作。
6)男女共同監督。由經過非暴力甄別的男性或女性服刑人員組成警戒性較低的小型男女同校監獄,為罪犯提供壹個接近社會生活和正常異性交往的環境,促進其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的矯正。
心理矯治壹般不招應屆畢業生。
擴展數據:
罪犯心理矯治是指改變罪犯的犯罪意識、情感和行為,幫助他們重新適應社會生活的措施。罪犯改造心理學的重要內容。
紐約埃爾邁拉管教所的典獄長布羅凱韋(Broakeway)首先介紹了監獄機構,將文化教育、職業培訓、道德和身體訓練作為管教所的日常矯正內容。
此後不斷發展,成為西方國家監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罪犯心理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