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吳越國,西湖多年未修,雜草叢生。
宋敬德年間,錢歸宋後,湖中兵棄,西湖又壹次被封鎖。這個湖的壹半被僧侶占據了。
宋清時期,河灘日益堵塞,多為富戶占據,湖面狹窄。
宋熙寧、六井、申公敬都被廢了。
宋元時期,湖面上約有25萬英尺(約4100畝)的農田,將近壹半的西湖被堵塞。河流不通,六口井幾乎沒用。
南宋元年以後,臨安居民越來越富裕,河道逐漸堵塞,行船困難,西湖淤塞。
南宋的春天,發生了壹場大旱,湖水幹涸了。
元代,蘇堤以西的湖是桑園;蘇堤六橋下,水流如線。
明初,西湖逐漸變成了平地,水被堵住了。
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西湖漫灘嚴重。該湖440多畝被天當(合同0.29平方公裏)占用,3120畝被淤塞成淺灘(合同2.08平方公裏)。
民國元年(1912),浙江軍政府政治部主持拆除錢塘門至湧金門城墻和戚穎城墻,開辟新市場,沿湖修建湖濱路,並在離湖20米處設置圍欄,稱為湖濱公園。
民國十七年(1928),浙江省政府在三園碼頭立陳銅像。次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在二號碼頭建“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
民國19年(1930)春,杭州市政府對長勝路以北至錢塘門頭壹帶的土地進行填海,占地約21畝,將其辟為第六公園。
民國二十二年(1933),杭州市政府開始在第五公園碼頭修建88師陣亡將士紀念館。
從2002年開始,杭州實行環湖景區免費開放。
擴展數據
風景區
肖春蘇堤1號
肖春,蘇堤,是西湖十景之壹。南宋時,蘇堤肖春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柳橋煙柳”,列入錢塘十景。
“蘇堤春曉”景觀指的是寒冬過後,蘇堤春天的美妙景色。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山,全長近三公裏。當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被任命為杭州知府時,他疏浚了西湖,並利用了疏浚淤泥。後人把蘇命名為堤,以紀念她治理西湖的功績。躺在長堤上的波浪連接著南北兩山,為西湖增添了壹道迷人的風景。
2.在華鋼看魚
華鋼觀魚是壹個以花、港、魚為特色的景點。西湖十景之壹。位於蘇堤南段西側。1964二期擴建工程完成後,占地20公頃。全園分為紅魚塘、牡丹園、華鋼、大草坪、密林五個景點。它與雷峰塔和凈慈寺隔蘇堤相望。
紅魚塘位於公園中央部分的南部,是整個公園的中心區域。池邊自然曲折,池中泥土堆積成島。池上架起壹座曲橋,成千上萬條金鱗紅魚成群結隊來來往往,水花四濺。
3、劉郎文英
六郎文英是西湖五景之壹,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大型公園。有四個景點:友誼、迎迎、鞠婧和南苑。柳樹叢襯托出紫楠、雪松、廣玉蘭、梅花等不同樹種的名花。
南宋時,它是北京最大的皇家園林,稱為鞠婧園。當時有方慧堂、唐三和九亭,還有六郎橋和石雪橋。到了清代,又恢復了六郎文英的舊貌。有柳州之名。其間黃鸝舞啼,故稱“柳浪聞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