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權群裏,安徽某高校教師王女士(化名)被騙金額較大。她說,學校明文規定申請職稱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幾篇論文,但目前國內期刊的評審周期較長,恰好她有幾篇論文急需發表。迫於壓力,她只好在百度上搜索期刊網站,第壹個跳出來的是武漢鄭源金橋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源金橋”)。
劉女士聯系對方後,對方負責人表示可以很快安排好核心期刊的版面,雙方達成初步意向。3月9日,劉女士向鄭源金橋公司賬戶轉賬4500元。5438+4年3月6日,她收到壹份期刊的用稿通知,上面不僅有期刊的標題,還有期刊的公章。按照約定,第二天她就把余款4500元轉了過去。
沒想到,事情這麽快就搞定了。3月16日,劉女士再次與鄭源金橋簽訂代理協議,對方承諾在今年5月和6月將自己的兩篇論文發表在另外兩篇核心期刊上。3月16,她轉了9000元存款。3月20日,她收到兩個期刊的用稿通知後,分別於當天和第二天轉賬余額4500 * * *和9000元。
沒想到,劉女士在支付了365438元+0.5萬元後,卻聯系不上對方。她輾轉找到稿件期刊的電話核實,才知道聯合稿件通知是偽造的。劉女士上網搜索“鄭源金橋”,發現很多網友曝光這家公司是騙子。
據不完全統計,像劉女士這樣因為職稱或學位而急於發表論文的受騙者有41人。根據期刊級別和發表時間,壹篇論文的收費從4000元到20000元不等,總金額為593.38+0.5萬元。其中壹名博士生因發表兩篇論文被騙,金額56800元。受騙者紛紛在百度口碑上投訴該公司。
記者在網上搜索“鄭源金橋”,其官方征集平臺鄭源金橋文化網、誌誠春秋文化網、鄭源星博在線、卓冠傳媒文化傳媒均被查封。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武漢鄭源金橋傳媒有限公司未顯示任何經營異常情況。其經營範圍包括文化藝術咨詢、企業形象策劃、平面設計、制作、會議展覽服務、企業管理咨詢、商務信息咨詢等。,不包括定期招標。其註冊地址為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辛二路388號光谷國際生物醫藥企業加速器。
“武漢的受騙者向公司註冊地金錢豹派出所報案,但派出所發現註冊地並不存在該公司。很多受害者在匯款地派出所報了案,沒有立案。”南京的郭說,他保留了壹張“金橋”網站的截圖。記者按照上面的手機號聯系該負責人,但未果。
很多受騙者反映,無法直接接觸到正規期刊,只好花很多錢找中介代勞。針對這種情況,記者在網上搜索“中國期刊網”,跳出了七八個關鍵詞相同的網站。點開官網,第壹中國期刊網,會自動彈出壹個社交賬號。記者添加後,頁面顯示為明輝期刊出版網。對方聲稱可以分銷所有核心期刊,壹篇論文6000多元。出版流程類似《鄭源金橋》,先付壹半定金,余款在收到用稿通知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