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研究所承擔的“地下水汙染調查與評價技術方法及信息系統建設”項目,旨在為我國地下水汙染調查與評價提供技術支持。該項目的主要成果是:
1.開發適用於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中可能涉及的各種水源和分析項目的采樣設備。
(1)設計制造了適用於大排量潛水泵抽油井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汙染物采樣的分支管匯連接總成。
(2)輔助部件(出水管、專用線圈等。)的“專用取樣潛水泵”(流量可調,適用於鉆孔內積水的小擾動清理)。
(3)研制了適用於深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揮發性有機物分析采樣的氣動緩釋采樣器。采樣器不需要電源,在水中不排氣。通過控制采樣器腔內的氣壓,水樣可以在不曝氣的情況下順利註入采樣器腔內,特別適用於表層深水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采集。
(4)研制出適用於地表水和大口井取樣的、能最大限度避免汙染的原瓶定深取樣器。設計的電磁閥由聚四氟乙烯或帶有聚四氟乙烯塗層的金屬元件制成,可以采集各種分析項目的樣品。
(5)研制了適用於小口徑抽水井(特別是壓力井)滯水清理和揮發性有機物采樣的抽吸泵采樣裝置。
(6)開發了適用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各種分析項目采樣的現場在線過濾裝置。其中,不銹鋼板式過濾器適用於帶玻璃纖維濾膜的有機物分析水樣的在線過濾,聚四氟乙烯過濾裝置適用於各種分析項目水樣的過濾,配有蠕動泵的板式過濾器(內襯聚四氟乙烯的專用橡膠管)可完成地表水有機物分析樣品的現場過濾。
2.編制了地下水有機汙染樣品采集和保存技術要求。
根據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項目涉及的地下水采樣井和地表水采樣點的類型,編制了《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水樣采集和保存技術要求》。
3.提出了壹套地下水質量與汙染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地下水汙染風險評價方法。
針對當前地下水汙染調查中大量有機物指標需要評價,原標準規範內梅羅法評價結果失真的問題,綜合分析研究了國內外各種水質標準和評價方法,提出了壹套地下水質量和汙染綜合評價指標體系(44項無機指標和49項有機物指標)和分類疊加綜合評價方法,編制了評價技術要求和實施細則。同時,創新性地提出了地下水汙染風險評價方法。
4.為了支持地下水汙染調查的信息化,開發了壹套信息系統。
根據《地下水汙染調查與評價標準》,基於SQL Server數據庫結構,開發了支持地下水汙染調查信息化的信息系統。該系統包括野外數據采集系統、數據整理和數據錄入系統、數據管理和綜合分析系統以及地下水汙染調查綜合成果光盤系統,為地下水汙染調查的數據采集、數據庫建設、管理分析和成果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工具。
二、適用範圍及應用實例
該項目的成果可用於全國地下水汙染的調查和評價。
該項目成果應用於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華北平原、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東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區地下水汙染調查與評價,為地下水汙染調查與評價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全國地下水汙染調查的順利實施發揮了關鍵作用。
第三,促進轉變方式
這壹成果應通過人員培訓、技術咨詢和現場服務等方式進行推廣和轉化。該成果先後在石家莊、蚌埠、沈陽進行了三次采樣技術講座,在江蘇、河北、吉林、山東、河南進行了現場采樣技術指導。石家莊、廈門、桂林、成都等地的信息系統培訓。
技術支持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研究所。
聯系人:沈
郵寄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406號
郵政編碼:050061
聯系電話:0311-67598657
電子郵件:shenjianmei196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