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月寺是道教主流全真教的聖地,也是歷代帝王祭祀華山之神的重要場所。現在的西嶽廟是仿明清北京皇宮建造的,被稱為“小紫禁城”
華月寺的萬壽亭位於西嶽廟的最後壹側,是整個寺廟的最高點。它建於明朝萬歷年間。展館分為三層。在樓頂可以俯瞰黃河,所以又叫望和塔。幾經劫難,如今已不復存在,只有臺基留存。現在有壹座兩層樓的小洋樓——關悅大廈,是馮玉祥建造的。
1907年9月6日,鹹陽,渭河之畔,八百裏秦川腹地。鹹陽北面有山——廬山,南面有水——渭水,故稱鹹陽。
鹹陽主街鹹陽的另壹種說法,來源於鹹亨與李陽合並,故稱鹹陽。
鹹陽順陵位於鹹陽市東北20公裏的村,武則天的母親楊的墓。
楊死的時候是公主,所以本來就是公主的墓。後來武則天追封楊為小皇後,改陵。
唐玄宗即位後,詔書取消皇後稱號,順陵改回公主墓。但後世的人已經習慣了順陵的稱謂,所以壹直以順陵相稱。
1907年9月7日鹹陽周陵位於鹹陽市北6公裏,現位於渭城區周陵鄉周陵中學,據說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陵。
1907年9月9日,唐德宗建中元年,建贛州(縣)和城隍廟。唐代贛縣稱奉天,城隍廟原位於奉天古城西門北側。民國二十八年改為贛縣中學,成為解放後贛縣第二中學。文革時毀了,只剩下壹座廟。如今的城隍廟位於贛縣西門外,2008年重修。
1907年9月9日甘州,關中地區十八座唐代墓葬之壹的甘陵,位於甘縣北部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始建於唐光齋元年,神龍二年建成。除了主墓,還有十七座小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和英雄。
乾陵是唐代十八座墓中保存最完好的壹座墓,也是唯壹壹座未被盜的墓,但陵區大部分石像缺失(上圖),應該是被人盜了。
1907 9月10,昭陵禮泉縣,唐太宗與文德石合葬。在禮泉縣夏衍鎮的九陽主峰上,有“天下第壹陵”之稱。
在昭陵祭壇的東、西兩室,有六匹馬的石雕浮雕,即著名的“昭陵六馬”。圖片中間可以看到,昭陵的六匹馬是為了紀念與唐太宗壹起征戰沙場的六匹馬而雕刻的,分別是“呢喃紫”、“講故事”、“拳毛?”、“石法開”、“白蹄黑”、“清穗”。
“昭陵六馬”和“傳說”是李世民平定宋金剛時所取。
“昭陵六馬”和“青椎”是李世民平定竇建德時所取。
這組照片拍攝後的第七年,也就是1914,“露紫”和“拳毛?”它被壹個法國人偷走,不料被當地農民發現並阻止,但後來落入軍閥手中,最終流失海外。它現在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物館裏。
四年後的1918年,美國主教試圖盜走其他四駿,為了方便運輸,將石馬斷成幾截,但在運輸過程中被當地人發現並截獲,後運到陜西圖書館保存。現在它陳列在Xi安碑林博物館。
1907九月14,蒲城縣,橋陵,又名橋中,是唐睿宗李旦墓。
鳳山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西北15公裏的鳳山西南,唐代稱“喬杉”,故稱橋陵、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