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龍的尾巴像壹根結實的棍子,末端有壹把沈重的骨錘,是包頭龍除了甲板之外的另壹種武器。每當它們受到大型食肉恐龍的攻擊時,就會伺機揮動尾巴,擊打食肉恐龍的腿部和腹部。這種擊打方式既能使包頭龍擺脫敵人的攻擊,又能殺死敵人。
成年恐龍重3噸,長約6米,寬2米,但只有2.2米高,所以整個身體看起來異常敦實結實。除了身體強壯之外,包頭龍的整個背部壹直到頭部都覆蓋著骨甲板,甚至連眼瞼都覆蓋著骨皮,真的是覆蓋了全身,除了腹部因為貼近地面而露在外面。
除了骨牌上的包裹,包頭龍背上還有長達15 cm的鋒利骨刺,像匕首直指蒼穹。這種盔甲為它們提供了抵禦敵人攻擊的良好保護。可怕的裝甲和低矮的身軀讓它們跑起來就像高速行駛的坦克。
擴展數據:
包頭龍生活在8500萬年到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康巴階到邁斯特裏希特階。包頭龍是壹種食草恐龍。它的鼻子有復雜的結構,所以它可能有敏銳的嗅覺。四肢靈活,可以用來挖洞。因為牙齒脆弱,它們可能只吃低矮的植物和淺塊莖。
由於發現時所有骨頭都是分開的,所以壹般估計甲龍是獨居的。但在1988發現22組彩塗龍幼蟲後,可以看出包頭龍也可能是,或者至少在幼蟲時期是群居生活的。
包頭龍只有腹部沒有盔甲。就像壹只豪豬,想要傷害它,就要反過來。對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恐龍骨骼的研究支持了這壹觀點,表明鴨嘴龍身上有許多咬痕,但甲龍沒有。推測包頭龍的滅絕是因為霸王龍強大的顎骨力量。
獵殺包頭龍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的尾巴壹抖就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百度百科-包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