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人力資源管理:以德用人

人力資源管理:以德用人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用人離不開人才。所以企業在招聘人員時,往往會把自己有什麽文化和技能放在重要位置。“人才就是財富”“人才就是壹切”似乎成了企事業單位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壹種* * *學問。

關於人才的定義,《現代漢語詞典》的註釋是:“德才兼備的人有壹定的特長”。

可見,“人才”的特點是“德才兼備”。無德無才不是理想的人才,無德有才也不是合格的人才。如果用人單位只註重所謂的才能或技能,而忽略了自己作為壹個人應有的道德品質,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這是壹個真實的案例:某企業招聘兩名銷售人員,王和劉。經過兩個月的工作,小王初出茅廬,以其出色的才華為公司帶來了不菲的利潤,贏得了同事們的羨慕和老板的賞識。老板在會上多次表揚她,把她培養成業務骨幹。為了盡快實現個人欲望,她壹味地討好老板,看著他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行動,揣摩他的心理,奉承他,贏得他的好感。沒過多久,她就走上了業務經理的崗位。此時,她的真面目漸漸浮出水面,驕橫跋扈,無事生非,造成了各部門之間的嚴重隔閡和矛盾,把壹個好好的公司搞得亂七八糟,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但與小王相比,小劉腳踏實地,對工作和藹,敬業,老實,從不爭名奪利,樂於助人。雖然沒有得到重用,但他仍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終不僅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還因其優秀的品德和善於做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使自己的企業贏得了客戶和業界的贊譽。

關於“德”與“才”的選擇壹直存在爭議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在處理亂世的時候,妳需要“為先”;在和平時期,“德”應該放在第壹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說法雖然有道理,但總讓人覺得有失偏頗。“德”是根本的、長遠的,不是壹朝壹夕就能創造出來的。美德就像方向盤,才華就像發動機。壹個無德的人才,就像壹輛沒有方向盤的汽車,會誤入歧途,發動機馬力越大,危害越大。對此,孔老夫子的觀點是:“以德治國,如北辰居其所,群星拱之。”司馬光在《資同治鑒》第壹卷中也告訴宋神宗:才與德是不同的,兩者的關系是“才、德也是資本;德,才是帥。”指出只有德勝被稱為“君子”,德勝才能被稱為“小人”。

翻開歷史的壹頁,有“才”而無“德”的人,往往壹事無成或者身敗名裂。比如才華橫溢的江郎,被萬人唾棄的秦檜,等等。三星集團,早在1957,就開始提出公開選拔人才的依據是人品、智力、健康。當董事長李秉喆首先選擇人,然後才是人才。他們要求員工先學會做人。

中國有句古話,先做人後做事,是做事的基礎。人做不好,必然會做壞事。意大利詩人但丁有壹句名言:壹個知識不完整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但壹個道德不完整的人很難用知識來彌補。所以無論是企事業單位都要德才兼備,過分強調人才而忽視品德的做法不利於人才的成長和事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