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張萌擔心自己的身材,其他藝術家也有同樣的困擾。陳妍希也有這個問題。在接受采訪時,她表示希望自己處於健康的狀態,並會通過瑜伽、遊泳和健身來保持身材。
從顏值入手,墜入才華,忠於人品。"
這是粉圈裏很流行的壹句話,經常被姐姐粉、老婆粉、媽媽粉用來形容自己的“哥哥”、“老公”、“兒子”,他們不僅外表出眾,才華出眾,而且性格更加謙遜,道德有禮,敬業愛崗。不過這句話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在如今的娛樂圈,“外貌和身材”依然是走出圈子的第壹標準。只有俊男美女才會作為“人才”被欣賞,作為“人品”被關註。
“錦鯉魚”YCY在創造101的比賽中獲得第三名。除了是“全村的希望”,她的小臉、大眼睛、白皙的皮膚是她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國民女兒”關曉彤曾在《拜托,冰箱》中抱怨,母親為了控制飲食,不僅口頭上“攻擊”,還用實際行動制止。同時,她媽媽還為她制定了為期壹周的飲食,精心搭配均衡的營養,幫助她保持良好的身材。年輕演員似乎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身材的魔咒。
不知從何時起,“這是壹個看臉的世界”開始在各種場合流行起來。“顏控”也成為了很多人對自己的評價。整形醫院和健身房的興起,束腰和代餐食品的銷售,以及化妝品的高價,都表明了當今外表對壹個人的重要性。
俗話說“女人都是自己取悅自己的。”意思是女生打扮是為了自己的人或者喜歡的人。妳看,就連壹句老話也表明,女孩表達愛意的主要方式是外表,上壹層樓梯。
可能有壹種說法是發自內心的,但是是不是壹定要有皮膚白皙的軟軟性格,長腿細腰的老實友善,又矮又胖又黑又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把外貌作為人際交往的評判之壹也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外貌早已超越性格、學識、智力等成為人們展開交往的主要標準,甚至成為無所不用其極的武器,這是外貌焦慮和壹系列社會問題的根源。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如果妳保持健康的飲食,積極鍛煉,因為妳重視自己的外表而培養自己,這沒有什麽不對的。但是,如果妳的“註意力”因為它而上升到“焦慮”,產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比如花很多錢整容、削骨、抽脂、保養、入不敷出、大量借貸,或者節食減肥超出了自己的身體能力,或者因為自己的外貌條件不符合主流審美而自卑,甚至把自己的壹些失敗歸結於外貌都是不必要的。
正如制片人張萌在其熱門微博下評論的那樣,“每個人都必須在愛美的同時關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