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交通:不能只看壹個地鐵站或者公交站來判斷交通設施的好壞。不能只看離交通站點的實際距離,還要考慮出行的多樣性。公交、地鐵、高速等等都要考慮到,最好自己實地考察。
3、配套:周邊配套不能要求齊全,選擇是明智的。比如對於上班族來說,只需要在附近找個地方買點菜或者直接有個餐廳就可以解決吃飯的問題,綜合性的商業購物中心就不壹定了;對於有老人的家庭來說,可能更希望附近有醫院或休閑公園,相比之下,購物中心的重要性可能會下降。
4.樓層:壹般黃金樓層位於整棟樓的中間位置:30層以上的樓,建議選擇16-25層;20層的建築,建議選擇12-15層;當然,黃金樓層的價格會很高。如果建築間距較小,建議選擇較高的樓層。壹是保證采光,二是滿足年輕人想看美景的心理狀態。
5.戶型:整體方正,進深比例合理,動靜區分清楚就好。然後選擇方位。當然,朝南的房子最好,其次是東南(早上可以得到最好的陽光),西南(中午陽光還可以,但下午西邊會有陽光),北面(壹整天幾乎沒有陽光直射進房子)。
6.住房質量:無論房子是用於投資還是居住,住房質量無疑是最基本的要求。除了開發商的口碑和口碑,我們還需要了解開發商的規模和資質。在驗房的過程中,也可以多關註墻壁、墻角、天花板、插座等地方的工程質量。壹般情況下,品牌房企更值得信賴。
7.物業:好的物業就是小區環境整潔,門禁嚴格,電梯定期維護,保證安全運行,24小時保安巡邏。
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如果妳是準員工,請記得量力而行。剛性需求家庭由於住房資金有限,應把自身的承受能力排在第壹位,其他因素可根據自身需求安排,優先考慮需求價值高的因素。
如以下優先級:耐壓>;房屋位置>房屋類型>配套設施。在預算合理的情況下買房,如果妳喜歡選擇壹個工作、通勤都比較方便的區域,請在這個區域內選擇需要的房型,然後再篩選配套情況。如果妳的經濟實力只能買到滿足其中兩個條件的房子,那麽首選要滿足地段和房型兩個因素。
同樣,每個主要因素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影響因素,並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分類。
在買房之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需求進行分類,然後買壹套實惠的房子。負擔能力不是指未來30年內用全部工資買房,而是有合理比例的錢“合理”買房。在做每壹個選擇之前,壹定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麽需要。把事情簡單化,讓買房變得越來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