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合同評審點13。

合同評審點13。

13合同評審要點:

1.合同當事人的名稱和住所。此外,合同中壹般會設置“通訊方式”條款,明確規定各方的聯系人、書面文件送達地址、電子郵箱。

2、目標。區分動產和不動產,動產應標明名稱、型號、規格、顏色等。房地產應標明名稱和位置。對於無形財產、勞務、勞動成果等。應要求代理人提供準確的描述。

3.數量。數量的描述應準確,計量單位和計量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4.質量。如需適用國標和行標,應在合同中明確標準代碼的全稱。應在合同中設立“驗收條款”,明確質量檢驗方法、責任期和質量異議期。

5.價格或報酬。應明確金額、計算標準、結算方法和程序。

6.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履行地點、交付標的物的方式、提供勞務的方式和結算方式應當具體明確。

7.違約責任。合同應當明確約定違約責任,確定違約金的數額和計算方法。

8.爭議解決。明確爭議解決方式。

此外,應約定合同期限、各方權利義務、合同生效條款,酌情考慮是否約定清潔文本條款、標準語言文本條款和保護性條款(如定金、履約保證金、抵押、質押等)。

(6)審判的形式

看合同是否需要通過招投標、拍賣等特殊方式訂立,尤其是壹些施工合同、土地出讓合同、政府采購等可能涉及特殊的、原始的簽訂方式。

(7)審查違約責任

(8)審判爭議解決條款

鑒於仲裁的上述特點,建議在合同標的較大、涉及知識產權或工程承包合作時,規定仲裁條款。

(9)審查合同的文本、結構和風格。

(10)審計風險

看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或不可控的風險,風險防範措施能否奏效;

(11)試用豁免

免責條款或不可抗力條款是否適當或公平,棄權或棄權條款是否適當;

(12)糾紛審理

對潛在糾紛的預測是否全面,違約責任與潛在違約形式是否對應,違約責任形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足以挽回損失,糾紛解決方式是否明確,是否存在訴訟或仲裁管轄無效的情形;

(13)檢查外事

涉外合同往往涉及壹些特殊的法律問題,需要特殊處理,如合同的適用法律、語言效力等。

1.當合同的訂約方為擁有眾多分支機構或職能部門的大型企業時,應註意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內部職能部門的訂約主體資格。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如果有營業執照,就具有承包主體資格,但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訴訟中要解決的問題。企業的職能部門沒有這樣的資質。

2、審查對方的營業執照,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核對核實,以了解其主體的合法性(是否合法註冊,其營業執照是否被吊銷等。)和經營範圍;

3.對於法律法規要求具備相應資質的合同項目(如電信、醫療、建築工程、通信等業務),需要根據合同內容、是否取得相關資質、目前的有效性審查對方的資質狀況。

(二)考試程序

合同的簽訂是否需要行政許可或備案,簽章是否齊全,貨物、資金交接手續是否清晰;需要審查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權限、代理權限範圍、是否在授權期限內等。另壹方授權代表的。

(3)考試形式

(四)審查合同的有效性

(5)考察主句是否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