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持續性消化不良可由神經系統因素引起,也可由某些器質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消耗性疾病引起,膽囊切除術後患者常可出現消化不良。不管什麽原因,因為胃缺乏動力,不能正常工作,食物在胃裏停留時間太長。
【消化不良的癥狀有哪些】食欲不振,飯後腹脹,腹部壓迫和/或腹痛,可放射至胸部,嘆息,燒心,輕度惡心嘔吐,舌苔厚膩。
【如何治療消化不良】咨詢醫生診斷消化不良的原因,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治療病因,消除暫時的不適。在治療病因的同時,可以應用非處方消化治療。
提高消化效率的建議:
1.飯後散步不僅有助於食物的消化,還能使妳放松。
2、每咬壹口肉用壹小塊姜,因為姜可以刺激消化,還可以多喝熱姜茶。
3.多吃生木瓜或菠蘿(都含有消化酶)。
4.每天早上空腹和睡前喝壹杯卷心菜汁或蘆薈汁,可以幫助修復消化道內緣。
5.經常吃酸奶或泡菜自然發酵的食物。其中所含的嗜酸菌對腸道健康並不是很有利。
消化不良的人不宜吃哪些食物?
1.避免食用含有蛋白質和過多鈣的食物。
牛奶、乳制品、瘦肉、魚、蝦皮、蛋黃、鹹蛋、皮蛋、動物軟骨、豆類、豆制品、海帶、紫菜等。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或鈣。如果攝入過多,大便會呈堿性、幹燥、細小,很難排出,所以要減少攝入。
2.忌煙酒和辛辣食物。
3.避免脹氣和消化不良的食物
豆幹、洋蔥、土豆、薯類、甜食要適當控制,以免影響腸胃的運化,加重癥狀。
4.避免硬的和油膩的食物
硬而油膩的食物更難消化,吃後會加重病情,應避免食用。
5.忌長時間吃糯米。
糯米含有大量糊精,粘性強,膨脹性小,不易消化。消化不良的人長期吃糯米會加重病情。
6.玉米不宜偏食。
玉米蛋白比其他谷物和豆類含氨基酸少,缺乏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玉米中含有的煙酸屬於結合型,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偏食玉米會造成這些營養素的缺乏,導致營養不良。
7 .紅薯
不適合消化不良、腹脹飽脹的人。《綱要》說:“中飽者,不可多食,可窒息。”吃了之後容易產氣,腹脹,消化不良,會使病情加重。
8 .冬瓜
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冬瓜寒傷陽,傷胃。吃多了會導致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減弱,產生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或腹瀉等癥狀。
9.豆腐幹
不適合年老體弱者病後食用。豆腐幹是壹種從豆腐中擠出水分制成的食品。《生活情趣飲食譜》說:“腐於硬度者,難消化,不適於小兒及病後老弱。”食用後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的病變。
10.鴿
胃熱的人不宜食用。積食胃熱之癥,宜消化積滯,忌食味濃之品。味濃的食物會礙胃、滯脾,吃後可能加重病情。
11.螃蟹、牡蠣、蠶蛹、貽貝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