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現在是信息時代。古代的人是如何傳遞信息的?

現在是信息時代。古代的人是如何傳遞信息的?

主要有鳥故事(飛鴿故事、大雁故事、大雁故事)、驛站故事(驛站、奔馬、鞭笞)、篝火、狼煙、旗語、燈(三大朱家莊、孔明燈籠)等。

例如:

在古代中國,用馬送信被稱為郵局。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商代就有了郵局,到了周代又進壹步完善。當時,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英裏就有壹個郵局。驛站裏有馬,驛站裏可以換馬,這樣政府的公文和信件就可以逐站傳遞。

中國的郵政制度經歷了春秋、漢朝、唐朝、宋朝、元朝的發展,逐漸衰落,直到清朝中葉才被現代郵政所取代。

擴展數據:

秦漢時期形成了壹整套後送制度。隋唐時期,後送事業空前發展。唐代官方郵政運輸線以都城長安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直達邊疆,約30裏外有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鼎盛時期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郵政服務的有2萬多人,其中驛兵1.7萬人。

驛站分為陸上驛站、水上驛站和水路合並三種。每個驛站都配有驛站房,驛馬、驛驢、驛船、驛場。

“紅塵中騎公主笑,無人知是荔枝”,即利用軍帖運荔枝。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在範陽造反。當時唐玄宗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裏。六天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個消息,傳播速度達到了每天500裏。可見唐代郵政通信的組織和速度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宋代,所有的公文和信件都稱為“投遞”,可分為三種,即步遞、馬遞和急遞。由於皇帝的重視和戰爭的需要,宋代的軍事通訊非常發達。沈括在《孟茜筆談》中寫道:“急送最快,只有軍隊能用。”

在全國各地的軍事要道上,每隔五公裏就設立壹個緊急運送鋪,由五至十名士兵管轄,鋪長在軍官級別以上。有壹個銅鈴匆匆地系在騎馬哨的項圈上。在路上跑,白天打鈴,晚上生火,被撞死的人不負責。為馬購物,為人購物,風雨無阻,不分晝夜。快遞壹天能走200公裏,專門送軍事新聞。

在宋神宗,設立了壹個緊急遞送的金盤子。南宋初年,抗金將軍嶽飛被宋高宗帶著12枚金牌從前線強行召回臨安。這種金牌是急送店送的金盤,表示急。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崗位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