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龍高速公路的特點
寶龍高速公路是繼已建成通車的楚大高速公路、元磨高速公路之後,雲南省第三個利用亞行貸款的高速公路項目,也是法國開發署在中國基礎工業設施領域投資的第壹個項目。
地質情況很復雜。
寶龍高速公路沿線地質條件特殊復雜,山高谷深,下有怒江峽谷,上有高黎貢山。路線呈典型的“V”字形,主線76公裏的建設裏程需要克服1.560米的高差。不僅如此,沿線巖體松散破碎,處於高烈度地震區(8度)。全線穿越365、438+0斷層,滑坡47處,特別是蘭棗河、虎沖河、沙田等地段,滑坡密集,邊坡陡峭,穩定性差。
國際工程投標
寶龍公路土建工程分為14施工合同段和8個施工監理合同段。通過國際招標,雲南省內7家施工企業和雲南省外7家施工企業參與工程建設。通過國內招標,* * *五家監理公司參與了寶龍公路項目土建施工監理。全線路基土石方開挖654.38+0224萬立方米;填方4410000立方米;96萬立方米排水及防護石工程。
截至2006年4月底,寶龍高速公路已完成路基土石方1222萬立方米,橋樁3906根,預制橋梁梁板1482塊,涵洞通道1道,隧道開挖9760延米,隧道襯砌8098延米,防護工程738340道。重點控制工程怒江大橋、馬家村隧道、珍寶隧道建設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269249萬元。工程質量總體處於相對穩定的受控狀態,沿線綠化、路面工程招標、景觀服務區規劃設計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註意環境保護
寶龍公路建設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和水源保護,建設單位盡量租用沿線現有房屋作為駐地,以減少駐地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建設單位租用的房屋面積達21.600平方米。邊坡防護采用動態設計和信息管理的管理模式;實行集中棄土,棄土場按照“先攔後棄”、“上攔下截”的原則,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原有河段,將廢棄河段改為棄渣場集中棄渣。棄渣完成後,及時進行生物恢復和復耕。嚴格控制公路建設過程中樹木的砍伐,嚴格執行“不破壞就是最大保護”的原則,嚴格控制橋梁下部、隧道上坡、路基邊界線附近樹木和植被的砍伐。全橋下部樹木植被面積8.6萬多平方米。隧道進口采用明挖隧道延伸,盡量減少進口上坡開挖,避免擾動山體邊坡達6200平方米。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為將寶龍高速公路建成生態高速公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路建設者在每座山上挖隧道,在每條河上架橋。壹條銀龍穿越神奇的怒江,跨過富饒美麗的廬江大壩,深入高黎貢山,最終通往南亞東南亞,已經初具規模!
保山市交通局雲南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保山管理處於2008年4月29日發布了關於寶龍高速公路試運行的公告。
根據《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保山至龍陵高速公路收取車輛通行費及昆至保山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的批復》(府[2008]11號)及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的通知,並報保山市人民政府批準,保龍高速公路大關至潞江壩互通段計劃於2008年4月30日試運行。
以上是CBI仲達咨詢對寶龍高速公路特點的介紹。更多關於高速公路的信息,請關註仲達咨詢的建築知識專欄。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