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胖胖的,像熊壹樣,圓頭短尾。頭軀幹長1.2-1.8m,尾長10-12cm。體重80-120 kg,最大體重可達180 kg。養的熊貓稍重,雄性壹般比雌性稍大。
頭和身體是黑白相間的,但黑不是純黑,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黑中帶棕,白中帶黃。秦嶺地區個體較大,體毛粗糙,腹毛略呈褐色。岷山(尤其是青川平武)更小,體毛更細,棕肚毛更少,但梁山並不小。
二、生活習慣:
大熊貓每天有壹半的進食時間,其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在野外,大熊貓在兩餐之間會睡2-4個小時。平躺、側臥、俯臥、伸展或蜷曲是他們最喜歡的睡眠方式。
大熊貓最可愛的特點是胖乎乎的身體和慢悠悠的走路方式。這是因為它們生活在食物充足、沒有天敵的環境中,不需要快速行動。
大熊貓擅長爬樹,愛玩。爬樹壹般是弱者在臨近求婚期,或者躲避危險,或者相見時,躲避強者的壹種方式。熊貓有時會下到山谷,串到小村莊或山村的房子裏,用鍋碗瓢盆,尤其是圓形器皿當玩具,玩完後就丟棄在山野。
第三,身份
兩千多年前,在漢初的《爾雅》壹書中就有“貘色黑,拒竹”的記載。漢代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列舉了當時鹹陽上林苑飼養的近40種珍奇動物,大熊貓名列第壹,可見大熊貓在當時已被視為珍貴名獸。
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流日益廣泛,大熊貓作為友好使者頻繁來訪,在全世界引起轟動。許多國家很榮幸收到中國政府贈送的大熊貓。大熊貓就像壹顆璀璨的明珠,為這些國家的動物園增添了中國的光彩。
中國政府贈送的大熊貓“藍藍”抵達日本上野動物園。前9個月,每天有多達30萬人參觀,形成“熊貓熱”。
擴展數據:
大熊貓的飲食習慣是它最奇特和有趣的習慣之壹,因為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在野外自然攝入的50多種植物中,竹子占了壹半以上,而且占了全年食物攝入量的99%,其中像大箭竹、大箭竹等7種是人們的最愛。
雖然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壹些器官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尤其是牙齒,其臼齒非常發達,是食肉動物中最有力的,結構復雜,接近雜食性動物,裂齒分化不明顯,犬齒和前臼齒發達,沒有牙槽間隙。
百度百科-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