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智庫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影響政府決策為研究目標,以公共利益為研究導向,以社會責任為研究準則的專業研究機構。
中國智庫是國家“軟實力”和“話語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政府決策、企業發展、社會輿論和公共知識傳播具有深遠影響。從組織形式和機構屬性看,智庫可以是有政府背景的公立研究機構,也可以是沒有政府背景或準政府背景的私立研究機構;可以是營利性研究機構,也可以是非營利性機構。
中國分類
第壹類:黨政軍智庫。
指通過立法或行政組織條例設立的,存在於黨政軍系列內部,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服務的智庫機構。多以黨政機關和軍隊直屬的決策咨詢機構出現。其主要工作是通過內部渠道直接為領導提供決策參考,在黨和政府內部決策中發揮“內部大腦”的作用。
第二類:社會科學院(簡稱社科院)。
這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智庫系列。從經費來源看,社科院是由財政全額撥款或資助,通過項目委托開展相關研究而設立的政府咨詢機構。從隸屬關系來看,雖然是政府資助,但社科院並不直接隸屬於政府,服務對象也不僅限於政府機關。也可以滿足企業、行業協會和社會的委托或咨詢需求。
第三類:大學智庫。
即附屬於大學從事政策研究和決策咨詢的機構。這種智庫是由大學單獨成立,或者在其他機構和團體的協助下成立的。其資金主要來源於學校的資助和壹些基金會、企業贊助或私人捐贈。研究人員多為校內各學科的學者和從其他高校、研究機構聘請的研究人員,其服務對象和研究課題相當廣泛。
第四類:民間智庫。
民間智庫主要是由民間出資,反映公眾聲音或政策需求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其中大多數是由企業、私人或非政府組織建立的,它們在組織上獨立於任何其他機構並自籌資金。民間智庫的聲音大多聚焦於社會公平正義,希望政府的制度安排能夠更多地向社會底層成員傾斜。從資金來源來看,民間智庫能夠獲得的政府資助相對較少,甚至沒有政府的資金支持。他們的經費大多來自大型基金會或企業,但壹般都能與政府部門保持密切關系,甚至有不少民間智庫為政府決策提供服務,因此也能對具體部門的政策制定產生壹定影響。
公共關系戰略(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又稱公共關系策略,是指壹個組織圍繞公共關系這壹核心,面向未來,旨在實現公共關系總體目標的長期的、整體的規劃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