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家電網相比,南方電網和農村電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普及時間短,覆蓋面低,總容量約為國家電網的50%。目前南方電網正在積極制定各項標準,農網直屬國家電網後,也將加大電力側的改造力度。
2010,11 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監會、能源局聯合發布《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這意味著國家電網公司“全覆蓋、全采集”的要求將延伸至全國電網,從而打開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市場容量空間。未來四到五年,專網終端年均需求22.5萬臺,公網終端年均需求90萬臺。“十壹五”期間,國家電網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投入不到70億元,而“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投入將超過500億元。在完整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終端電表招標進度最快,2010年實際完成,比年初計劃超額30%。行業投資的大幅增加和行業的快速增長意味著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行業將進入高增長期。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全面建設,可以實現對所有電力用戶和關口的全面覆蓋,實現計量裝置的在線監測和用戶負荷、電量、電壓等重要信息的實時采集,及時、完整、準確地為相關系統提供基礎數據,為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提供分析和決策支持,為智能雙向互動服務提供信息基礎。
根據《中國電力信息采集系統行業發展前景前瞻及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國家電網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投資近3000億元建設智能電網,其中用電投資最大,2011-2015總投資約900億元。其中2011-2015的投資分別為167.9、204.20、208.30、193.30、126.40億元。
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2年底,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覆蓋率達到65%,安裝智能電表5500萬只;到2013年底,達到90%,安裝智能電能表5500萬只;截至2014年底,覆蓋率達到100%,安裝智能電表2200萬只;“十二五”期間,對直供直管區所有用戶實現“全覆蓋、全采集、全成本控制”。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為實現智能雙向互動服務提供了基礎支撐平臺,有效提升了營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