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壹次離家,出去社交學習,家長會擔心和焦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妳不能因為太想了解孩子的情況,就壹直在園裏問孩子的問題,這樣會讓孩子有壓力。所以,老師溝通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而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的。
和老師交流的時候,壹定要找準時機提問。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合適的說話時機。了解談話的時機非常重要。老師很忙的時候不要給老師發信息。老師不僅沒有時間回復,而且忙的時候提問和回答問題都太草率。妳應該在老師有空的時候提問,這樣老師的思路會更清晰,回答問題也會更全面。
同時要註意不要問太多問題,控制在2-3個以內,問題控制在五分鐘以內,因為老師真的很忙。如果壹個家長花了五分鐘,全班幾十個學生都要回復,老師會很累,所以家長要設身處地。
如何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有很多事情是家長必須要知道的。家長不知道如何向老師提出有效的問題。問了半天,他們好像什麽都懂了,但是理解不到位。這是因為家長問的問題不對,有時候家長問的問題太寬泛,老師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回答。所以,不是問妳怎麽看,而是要經過壹定的篩選。家長可以結合孩子在家的情況提問。比如孩子在家裏上廁所需要大人幫忙的時候,能不能問老師孩子能不能表達要上廁所?通過問這個問題,可以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是否適應,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是否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
問老師在學校有沒有好朋友。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孩子是如何社交的。幼兒園是孩子們的社交場合。肯定有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詢問老師及時發現孩子的壹些問題,然後指導孩子如何處理。
問問孩子在學校的習慣怎麽樣,在家裏需要及時調整嗎?這個問題可以從老師的客觀角度發現孩子有哪些壞習慣。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麽問,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不良行為告訴老師,比如發脾氣。妳的孩子在學校沒有這種情況,妳可以問老師有什麽好的辦法解決。
不要怕自己的問題沒營養,也不要怕老師厭煩。結合孩子在家裏的不良表現,詢問孩子在學校是否有同樣的行為,是最好的方式。只要多問老師,就會多關註孩子。和老師溝通時,要有平等尊重的態度,不要帶有命令或指責的語氣,不要什麽都不問就怕得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