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壹步。當社會對校園暴力越來越重視的時候,往往容易忽視校園裏的“冷暴力”,尤其是對於懂事的孩子。當他們遭受校園“冷暴力”時,壹般都是默默忍受。父母不問也不告訴父母。等父母自己發現了,很可能事情已經嚴重了。
小安家有壹個可愛的5歲兒子。他的家人都很愛他,寶寶也壹直很有禮貌。每個人都愛每個人。為了讓孩子有個好學校,家裏特意買了學區房讓兒子在高檔幼兒園上學,但小安經濟條件中等偏上。
最近,小安發現他的兒子自從上幼兒園以來就不開心。他認為大壹點對他來說很正常,但是有壹天他的兒子哭著回家說他不想去上學,這嚇壞了小安。晚上,小安耐心安慰兒子,在壹次無話不談的聊天中得知孩子遭受了校園“冷暴力”。
因為是高端幼兒園,富家子弟多,小安忽略了孩子之間的攀比。因為學費高,孩子成長快,小安從來沒有給孩子買過什麽名牌文具和衣服,反而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沒有和兒子壹起玩。
本來期望兒子起點好,但是這個高端幼兒園學習進度快,課程多。別的孩子家裏有家教,我兒子沒有基礎。漸漸地,老師很少讓他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同學們更加嘲笑他。
小安傷心欲絕,最終和丈夫決定回到原來的家,按照社區的計劃去上學,讓兒子能有壹個快樂的童年。
1.“教師的忽視”
孩子在家被幾個人圍著。到了幼兒園,老師可能不會照顧到每個孩子,所以孩子心裏會有落差。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老師可能會被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互動所吸引,孩子心裏會覺得不平衡。
2.同學的笑聲
淘氣的孩子會給別人起外號。在壹檔綜藝節目中,霍思燕的兒子說自己在幼兒園被人戲稱為“肚臍眼”。霍思燕驚訝的睜開眼睛,說不知道這件事。主持人問嗯哼,有心情的時候嗯哼說:“我很難過,很生氣。”
被孤立和冷落
現在的孩子大多在蜜罐裏長大,性格自私。這樣的孩子壹般不會被大多數孩子接受,會被冷落,而孩子年齡較小,不會反思自己的問題,所以家長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需要糾正。
暴力
當孩子在家裏與父母交流不耐煩,喜歡扔東西,對別人的善意接觸感到煩躁時,有的孩子會說臟話,所以家長要註意是否在校園裏遭受過“冷暴力”,學過不好的東西。
不開心
有些孩子,比如小安的兒子,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很開心。上幼兒園後,他的氣質大變。家長要耐心和孩子溝通,是否在學校遇到不開心的事情。
服從
當妳對妳的孩子提出要求時,他們非常聽話,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父母可以為自己生了個好寶寶而沾沾自喜。孩子懂事不壹定是好事。這樣的孩子沒有主見,容易被校園“冷暴力”發現。
厭倦學習
當孩子厭學時,家長要註意孩子是否因為老師不經常關註而被忽視。家長要及時化解孩子和老師之間的誤會,如果遇到不好的老師,能及時發現並做好準備。
孩子離開父母,就相當於踏入了社會。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應對校園“冷暴力”。家長也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有失偏頗。
今日話題:妳的孩子在校園裏遇到過“冷暴力”嗎?妳是怎麽解決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