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十壹假期取消了嗎?

十壹假期取消了嗎?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教授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黃金周不是長久之計,假日改革利大於弊。如果條件成熟,有必要取消11天假期。此言壹出,輿論壹片嘩然。根據各大門戶網站的調查,近80%的網民反對取消11天假期。隨後,蔡繼明迅速出來“辟謠”,並在其博客上回應稱,十壹黃金周短期內不會取消。記者試圖聯系,但據當初采訪他的《羊城晚報》記者介紹,蔡教授現在壓力很大,不願接受媒體采訪。“他覺得自己被媒體誤解了,現在感覺很難受。”

蔡繼明遠不是唯壹感到不安的人。為什麽這麽多人對“取消十壹假期”這個詞如此敏感?是什麽觸動了大眾脆弱的神經?

大多數人都休年假。

新華網最近開展的壹項關於“帶薪休假”的調查顯示,70.62%的人選擇不休假。

“取消十壹長假”的言論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似乎可以從蔡繼明的博文《十壹黃金周之爭》中找到答案:“迫切需要社會各界關註帶薪休假制度,積極推動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而不是重新挑起十壹黃金周的存廢之爭。”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從2008年6月65438+10月1開始實施,至今已半年有余。據新華網最近進行的壹項關於帶薪休假的調查顯示,15.63%的受訪者今年已經休假,13.75%的人會休假,但選擇不休假的人。

在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唐駿看來,中小企業的大部分員工很難享受到帶薪休假,“能落實的大概在40%左右”。山東的壹項民意調查顯示,當地民營企業只有不到30%的員工每周可以休兩天假,而在天津,只有20%的員工帶薪休假。

“帶薪休假”的目的是提高人們的休閑質量,減少黃金周帶來的各種資源浪費,但是什麽原因導致這個惠民的好政策變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年假的經濟損失很大。

“公司還把年終考核和休假掛鉤。還有誰敢休假?”

“祝妳節日快樂,闔家團圓!”中秋節快到了。在深圳壹家房地產公司工作的何帆,最近經常收到親戚朋友的短信,但對他來說,中秋節家人團聚只是壹個甜蜜卻模糊的夢。

大學畢業後,他從武漢來到深圳“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但何帆沒想到的是,夢想的代價是無盡的工作,而不是和家人團聚。“除了2007年去過壹次香港,根本沒有其他假期,更別說回家了。”

何帆原本打算2008年春節回家壹趟。沒想到大雪封路,五壹黃金周的取消讓何帆以為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會是他的“最後壹根稻草”,但事實並非如此。

今年3月,何帆的壹個同事休年假回家,回來後發現當月工資少了很多。老板告訴他,年假那幾天的工資是按照底薪發的,要用自己的收入“買”!因為員工的工資很大壹部分來自於績效,基本工資只是壹小部分,遠遠不夠生活。“休假可以,但是獎金要扣。1000塊錢以內的休假,大部分人覺得不劃算就放棄了。而且公司還把年終考核和休假掛鉤。哪個員工敢休假?”從此,公司裏的人再也不敢請年假了。

帶薪休假的“工資”只是基本工資。

帶薪休假“帶來”的是微不足道的底薪,所以很多員工不願意也不敢休假。

“雖然說是交了,但公司總有自己的理由,這筆賬沒法算!”

何帆說的這個賬是什麽?石獅市勞動監察大隊壹位姓趙的負責人給出了答案:《職工年休假條例》中“職工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同等的工資收入”的壹般規定,在實際執行中遇到了很多問題。目前在壹些用人單位,員工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組成。規定中所說的“與正常工作期間同等工資收入”是否包括績效工資,是最大的疑點。正是因為定義不清,在壹些企業中,員工帶薪休假帶來的“工資”只是基本工資,基本工資通常不到總工資的壹半,甚至不到1/3。帶薪休假“帶來”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基本工資,所以很多員工不願意也不敢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