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是指個體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的認識、感受和信念,以及相應的遵守規範、承擔責任、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
責任感是壹種自覺地、積極地做壹切有益的事情的心理狀態。
2.不同的對象
責任從根本上說是自我導向的。責任心是壹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責任感是壹個人對自己、對自然、對人類社會,包括對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積極發揮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自覺積極地做壹切有益的事情的心理狀態。責任感屬於社會道德心理學的範疇,是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
擴展數據
責任感的培養方法:
壹、有意識地給孩子壹些任務,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要逐漸教會孩子做自己的事。做之前先問壹下,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以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壹定不能包辦代替,讓孩子有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
第二,鼓勵孩子把事情做到底。
孩子好奇心強,什麽都想摸摸試試,但是很隨意,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所以,家長要對交給孩子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要檢查、監督、評估結果,培養孩子堅持不懈、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第三,可以適當告知孩子壹些家長的擔心和困難。
問壹些問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和選擇,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這有賴於父母和自己* * *的參與,從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第四,鼓勵孩子勇敢承擔責任。
比如孩子跟著父母去朋友家,不小心弄壞了物品。這個時候孩子應該知道是自己的過錯造成了這個後果,應該得到賠償。之後壹定要帶著孩子壹起逛街,去朋友家道歉。
百度百科-責任感
百度百科-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