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時代,誰最受歡迎?
目前來看,未來三到五年仍將是中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各種咨詢公司和軟件廠商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大力開發和推廣BIM。同時,隨著國家標準的逐步出臺,各單位整合推廣BIM的意識逐步加強,BIM大協同時代必然到來。目前市場上所謂的BIM人才也是參差不齊。未來有三類人才會逐漸被企業明確和認可。壹個是BIM的建模者(包括模型維護),BIM的應用終究要從模型的創建開始。所以,無論是設計院,還是業主,還是施工單位。無論是請外部咨詢公司,還是培養自己的BIM團隊,模型的維護都是必不可少的。這種人才是市面上最多的。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妳就可以按照圖紙和要求做模型了。但這類人才未來可能會隨著BIM技術的普及而成為技術服務,門檻低,收入低。壹種是BIM的實施人才,就像我們平時說的信息化實施人才。如果將BIM視為壹個信息系統,實施人員需要為項目制定實施方案,代表甲方與外部合作單位進行溝通,組織協調相關專題會議,對實施方案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基於項目的BIM實施方案達到預期效果,同時總結相應的實施經驗和思路。這類人才不僅要掌握BIM相關的專業知識,還要懂業務,有組織實施管理的能力。總的來說就是學會搭建BIM技術與企業管理的橋梁,學會利用BIM技術實施項目管理。目前這樣的人才是最稀缺的。還有另壹種人才。個人認為,憑借BIM的協同應用價值,站在企業信息化戰略的高度,利用BIM系統對企業的組織形態、崗位職責、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和優化,屬於企業BIM戰略總監的層面。我在上壹篇文章中提到了建築企業推廣BIM的策略,其中提到了BIM實施的三個步驟:功能級應用、項目級應用、企業級應用。其實對應以上三類人才,企業級應用層面就是我說的最後壹類人才,從單純的生產力到最終的生產關系的轉化。必然需要更高層次的復合型BIM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