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態度是個體對特定對象的總體評價和穩定的反應傾向。
2.態度的特征:(1)內在性,(2)客觀性,(3)穩定性。
3.態度的構成要素:認知C、情緒A、行為傾向B(不是行為,是傾向)。因此,有人把態度的三個組成部分稱為ABC模型。
4.態度的屬性:(1)方向(2)強度(3)深度(4)適中。
5.態度改變的影響因素:
(1)發送者的影響因素(聲望、地位、勸說意圖、勸說者的吸引力)
(2)溝通信息的影響因素(信息差異【對於聲望高的發送者,當差異較大時,其引起的態度變化是兩個最大的;對於威信低的傳播者,差異適中,導致態度改變量大],恐懼【恐懼信息強度適中,能達到較好的說服效果】,信息傾向,信息提供方式)
(3)受試者的影響因素(原有態度和信念的特征、性格、個體心理傾向)。
(4)情境(預警、分心、反復倒U)。
二、態度平衡理論之壹,海德的平衡理論:
1.海德提出了壹個P-O-X三角模型來說明他的觀點。P-個體,O-他人,X-另壹個對象。
2.P和O的關系最重要。當P-O連接為正時,平衡強,不平衡強。P-O連接為負時,平衡弱,不平衡弱。
3.三個關系相乘,結果是?消極?,是不平衡的;結果是?積極?,然後平衡。
第三,1。態度是個體固有的心理傾向。
2.目前無法直接測量。常用的間接測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影法和行為反應測量法。
3.行為反應測量是測謊儀的工作原理。
以上是關於2020心理咨詢師考試的知識分享。希望對妳有幫助。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技巧、備考指南等內容,歡迎您及時關註本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