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銀川市地圖
金鳳區,位於賀蘭山東麓,銀川市中心,東鄰興慶區,西接西夏區,南接永寧縣,北接賀蘭縣。金鳳區總面積353平方公裏,人口約28萬。成立於2002年6月,11,是銀川市政府駐地。金鳳區是世界上優質葡萄種植的最佳生態區之壹,氣候、土壤、地理條件接近甚至優於法國優質葡萄產區波爾多。
圖-金鳳區地圖
興慶區位於銀川市東部,總面積約790平方公裏,常住人口754.438+0000人。興慶區是銀川的核心區,是寧夏科技、文化、教育、經濟、金融、商業的物流中心。興慶始建於公元678年,當時是懷遠縣,被黃河淹沒,遷到銀川市。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國,為西夏首都興慶府。明代在此設置九邊鎮寧夏鎮。
圖-興慶區地圖
西夏區,位於銀川市西部,總面積1129.3平方公裏,總人口53萬。李元昊正式建都興慶府,稱帝,建立夏國,史稱西夏。西夏區由此得名。西夏區有著名的賀蘭山,是寧夏核心旅遊區之壹,有西夏陵、賀蘭山巖畫等景點。何是中國“五大名硯”之壹,自古就有“壹端兩江,另壹端三賀蘭山”的美譽,西夏區有“中國何故裏”的美譽。
圖-西夏區地圖
永寧縣,位於銀川平原引黃灌區中部,東臨黃河,西靠賀蘭山,總面積934平方公裏,人口約21.8萬。永寧縣是壹個比較年輕的城市,是在1941分析寧夏和寧朔縣的部分轄區時加入的,有永安之意。永寧縣有明長城、李俊塔等著名古跡。
圖-永寧縣地圖
賀蘭縣位於寧夏北部,西部是山區,東部是平原。黃河穿境而過,面積1204438+0平方公裏,人口約22.3萬。賀蘭縣西南高東北低,98%靠黃河灌溉。西漢時設連縣,區劃屢改。賀蘭縣於1724年清雍正時設,稱寧夏郡。1941年,因與當時的寧夏省同名,改稱賀蘭縣。賀蘭縣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名的賀蘭山巖畫、古漢墓、新石器遺址、白寺口雙塔、黃河故都、黃河濕地等景點。
圖-賀蘭縣地圖
靈武市,古稱靈州,位於黃河東岸。有“上有江南”的美譽,面積4639平方公裏,人口約29萬。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設靈州郡,北周設靈州,隋設靈武郡,唐為靈州總督,朔方駐地。安史之亂時,太子恒力在靈武,就是皇位,他就是唐肅宗。宋朝時,黨項首領李攻占了陵州,並將陵州改名為西平府,這是西夏的兩個都城之壹。1913靈州更名為靈武縣,1996年撤縣設市。
圖-靈武市地圖
靈武旅遊資源豐富,有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水洞溝,654.38+6億年前的靈武恐龍化石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