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蕪湖古城景點介紹

蕪湖古城景點介紹

蕪湖古城景點介紹:

1,壹江打算:

弋江管理部位於南正街北端東部,古城西南角,三間寬度7.06米,兩個入口及天井14.60米,建築面積103平方米。

建築東西向,磚木結構,堅硬的山形屋頂。現在鋪的是機制平瓦,提梁穿鬥兩用梁架。用料、做工、裝飾都很精致,低矮的窗戶和拱門雕刻精美。壹樓水泥地板,二樓木地板。弋江經營部是當年古城的重要店鋪,見證了蕪湖歷史上的商業繁榮。

2.了望臺:

旺火臺位於環城南路中段56號。該建築建於民國時期,屬於公共建築,平面規則,長方體,東西長4.38米,南北寬8.50米,占地面積37.23平方米,建築面18.12米,進深11.17米。

磚混結構,立面三層,總高84.32平方米,總寬13.26米,其中二層為水泥平頂,四檐四面水泥欄桿,三層為四頂方亭,屋脊用水泥澆築。墻是青磚平的,實心的,上面覆蓋著沙子和灰。

每層都有窗戶,從二樓的平屋頂挑出三條線,閣樓的四個屋檐有封板,東西兩個方向都開門,用磚門套挑出券。建築造型特殊,尤其是亭子的屋頂風格,是蕪湖現存唯壹的歷史建築,具有較高的研究參考價值。

歷史簡介:

蕪湖縣早在公元前109年就建立了。直到東漢末年,魏、蜀、吳為了都城(今南京)的安危而戰。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孫權將蕪湖城遷至縣內雞毛山壹帶,這是蕪湖作為“城”的最早年代,也是“蕪湖古城”的雛形。

北宋政治時期(公元65438年+065438年+065438年+0-65438年+065438年+065438年+05年),蕪湖建宋城。自宋代以來,元明清至民國700余年間,“蕪湖古城”因戰亂屢遭焚毀,多次重建。明神宗萬歷三年(公元1575),重建“蕪湖古城”。

清順治十五年(1658),在明朝的基礎上重建,城外劃了壹條長街。光緒二年,蕪湖被辟為通商口岸,殘破的城墻被擴建成環城路。

城市主要由花街、南正街、新市街、儒林街、肖家巷組成。街道兩旁店鋪很多,多為兩層磚木結構建築,是徽派民居。前店後院都是青石板花崗巖條,有下水道。形成於明代萬歷年間的南正街,是我市最早的商業步行街,具有江南歷史傳統步行街的風貌。

蕪湖市位於長江和青弋江的交匯處。在以農業為主導產業,以水運為主要方式的時代,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青弋江沿岸廣大的皖南農業區腹地,蕪湖市在唐宋時期得以生存、發展和壯大。

明清時期,特別是1876年蕪湖開埠通商後,以李鴻章家族為背景的蕪湖米市的興起,外來文化與蕪湖社會經濟的迅速融合和進壹步發展,使蕪湖城迅速擴張,成為安徽沿江最繁華的城市之壹。

現在遺留下來的“十裏長街”和“蕪湖古城”,就是蕪湖曾經輝煌的最好見證。它是城市的“年輪”,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文脈。

“蕪湖古城”保留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包括行政、軍事、司法、政府、教育、宗教、書院、商業等。建制十分完備,也體現了蕪湖水陸交通和商業的特點。雖然經歷了明末和太平天國的多次戰亂,但壹直保持著完整的布局,行政、軍事、司法、宗教壹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