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高考作弊怎麽了?

高考作弊怎麽了?

中新網廣州6月7日電6日上午,廣東省電白縣人民法院對電白高考舞弊案作出壹審判決,6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引起廣泛關註的電白高考作弊案看似告壹段落,但此案引發的深刻反思卻難以在人們心中消失。

離2001高考只有壹個月了。南方都市報今日刊發《作弊的黑色鏈條》,披露了電白高考作弊案的壹些內幕。這個案例是給那些試圖從高考中大撈壹筆的人看的。

這樣說無異於敲響警鐘。

在直接導致電白高考作弊案曝光的學生舉報信中,舉報人說:“在我們這裏,高考作弊不是什麽稀罕事。只要妳買得起,妳可以找人幫妳裝個叫號機來騙。通過答題的科目都標有價格,最高3000元,保證分數線。少則1000元,退款無效。”

記者暗訪時,壹個科目3000元的野價,討價還價後只有300-500元,這還不包括購買每臺500元的BP機,租用BP機的押金150-200元,日租金10元,25元的“換頻費”,200元的入場費等等。

鏈條的核心是能拿到試題,有能力解決問題,拿到“標準答案”的人。因為高考試卷已經實行了全國統壹的嚴格的保密措施,所以提前泄露題目給這些人的可能性非常小。於是發明了兩種方法同時獲取試題、解題和傳輸:壹種方法是利用考試開始後沒希望考上的學生很快退出考場,然後把抄好的題交給在外面等著的老師,老師在解題後用BP機傳輸給作弊的學生。第二種方法是現場監考的老師在監考的同時用考場的備份試卷快速解題,然後把結果傳給外面的聯系人或者直接傳給作弊的學生。

2000年7月10日,電白縣公安局提供的《情況通報》中,認定的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中,有5名是教師。其中,電白縣水東中學數學老師楊表現尤為突出。7月8日上午,楊作為監考老師之壹,在電白壹中考場監考數學。數學是他的強項。考完35分鐘後,這位平時被學校認為“善教”的數學老師已經做完了選擇題,然後他公然向自己的“客戶”——分散在各個考點的8名考生,在考場的BP機上撥通了“標準答案”。完成他個人價值1800元的“生意”。

鏈條中的另壹個重要環節是“業務員”。根據他們的表現,從組織“業務”的老師那裏獲得提成,每得到壹個“客戶”,會提高到50-100元。

還有人提供鏈條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持。電白縣人民路上的三個通訊器材攤位已被查封,兩名店主和兩名技術人員已被刑事拘留。楊用它們把八臺BP機的頻道換成983991306的號碼,這樣他只需撥壹次,八臺機器就同時收到數據。

另壹個重要環節是尋呼臺,它堅持認為無法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