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科普教育基地有哪些?

科普教育基地有哪些?

科普教育基地有:地質博物館、中國測繪科技館、北京古建築博物館等。

1,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Geological museum),位於西四羊胡同15號,是亞洲規模最大、歷史悠久、藏品豐富的綜合性地學博物館之壹。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了55萬多件地質標本,涵蓋了地球科學的各個領域。其中有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有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有大量具有科學和觀賞價值的魚、鳥、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

這裏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體簇標本、精美的月長石、朱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還有各種寶石、玉石等國寶級珍品。

2017中國地質博物館入選第壹批全國中小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2.中國測繪科技館

中國測繪科技館總展覽面積近4000平方米,由歷史沿革與科技創新部、儀器設備部、地圖部和數字地圖館四部分組成。

科技館通過文字、圖片、道具、模型、實物等形式的和聲、光、電、立體演示、互動觸摸體驗等手段,向公眾系統展示了中國測繪的歷史、科技的進步、地圖文化的博大、測繪成果的廣泛應用和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壯大,展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中國測繪科技館自2009年開館以來,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單位列為教學參觀。

3.北京古建築博物館

北京古建築博物館位於北京先農壇。這裏遠離喧囂的市場,環境幽靜,古柏參天,綠樹成蔭。

北京古建築博物館是中國第壹個收集、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建築技術、藝術及其發展史的專題博物館。9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1991。建築作為人類文明的載體,就像壹座裏程碑,鐫刻著人類社會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成就,被視為壹個民族對人類文明貢獻的象征。

現有的展覽基本上都設在太歲館、白館、裴館等展區。穿梭於各個展廳,猶如行走在壹幅歷史長卷中,七千年的中國建築文明史壹壹浮現,仿佛成為了長卷主體的人類——“萬物之靈”,正在體驗著中國建築史上的無限神奇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