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原則是心理咨詢中最重要的原則,它不僅是輔導員與來訪者之間建立互信的前提,也是學校心理咨詢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
當顧問在公開咨詢案例研究或發表相關文章時不得不使用來訪者的個人資料時,他們必須充分保護來訪者的利益和隱私。保密原則不是絕對的,有時候需要咨詢師的智慧和判斷力。比如有明顯自殺意圖或攻擊行為的來訪者,咨詢師有必要突破保密原則,與學校相關人員進行咨詢,避免惡性事故的發生。
心理咨詢註意事項:
第壹,來訪者應該是主動的,尋求心理幫助的動機應該是真誠的,因為心理咨詢的效果具有“真誠是精神上的”的特點。
第二,來訪者需要知道,心理問題的改善是從心理咨詢開始的,往往需要多次咨詢才能緩解,並不是壹次咨詢就能解決長久的心理問題。
第三,不要把心理咨詢視為永遠完全有效,也不要把它視為唯壹有效。有時候配合藥物治療,可以起到補充作用,尤其是涉及疾病的醫學心理咨詢。
第四,來訪者需要有壹定的了解,接受心理咨詢。
5.在咨詢過程中不要控制自己的自卑心理或掩蓋自己的真實情況,以免讓咨詢師難以判斷。
六、要註意回避原則:輔導員經常會回避和減少對同事、親戚、朋友等直接或間接利益相關者的咨詢。原因很簡單,就是心理距離。心理咨詢往往會涉及來訪者平時抑郁的情緒或者潛意識中不願意接受的內容或者壹些在熟人面前不方便透露的信息。另壹方面,心理咨詢要求咨詢師保持價值中立,熟人往往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