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緯53° 34′到北緯3565° 438+0′,從北到南,從寒溫帶到赤道帶,跨越了約50個緯度。其中約70%為溫帶(占25.9%)、暖溫帶(占18.5%)和亞熱帶(占26%左右),熱量條件優越。
從東經73°到135 05 ',東西跨度近62個經度,從太平洋沿岸到歐亞大陸中心,包括濕潤(占32.2%)、半濕潤(占17.8%)、半幹旱(占19.2%)和幹旱(35438+09.2%)
擴展數據: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和南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萬公裏。
中國陸地邊境線22800公裏,東與朝鮮接壤,北與蒙古接壤,東北與俄羅斯接壤,西北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西部和西南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接壤,南部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種地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比例為:山地33。3%,高原26%,盆地65,438+08.8%,平原65,438+02%,丘陵9。9%.
地形自西向東形成三個臺階:世界西部最高的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海拔4000多米。它由極高的山脈和高原表面組成,被譽為“世界屋脊”。它是第壹級臺階,以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為界,第二級臺階。
青藏高原是東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的第二級臺階,海拔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中國東部廣闊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臺階。這種景觀格局是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的。
百度百科-中國國土資源
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